时间:2017/8/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新年快要到了,8岁的儿子放学飞回来了,大声的叫着妈妈妈妈,涨红的小脸命令妈妈给他赶快准备新年活动的食品,儿子说一个,妻子记一个,巧克力,面包,花生,喔喔佳佳奶糖,可乐,健力宝,苹果,桔子,一大堆,妻子一一答允着,母子的笑脸洒满幸福,13平米的家里炉火熊熊,红蓝色的火舌相互缠绕,欢乐的跳跃着,煮肉的香气四溢,热量烘的人直打盹儿,不由的使人想起来闻一多的《静夜》那首诗,“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袭来,要好的茶杯贞女般的洁白,受哺的小儿唼呷在母亲怀里,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是啊,逝者如斯夫,光阴任冉,此刻,我躺在床上正欣赏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路瓦栽的夫人玛蒂尔德也和我一样在幸福的遐思,遐思下午5点在精美的小客厅里,和倾慕的男子边吃着粉红色的鲈鱼和松鸡翅膀,边谈一些心仪的话题,壁炉的暖气将她们烘在圈椅里舒服的直打盹儿……。

信马由缰的思绪拉回到眼前,此刻,我听到我的家里充满了儿子幸福而满足的尖叫,于是,不觉对我们那时的新年泛起了酽酽的思绪……

年的冬天,我应该是一年级的下半学期了,那时的天特别蓝,特别冷。也许是我们那时穿的少,棉腰子外面一个棉袄,下身干脆一个大棉裤,寒冷的北风顺着裤脚直灌到饥肠碌碌的肚里,那有什么秋裤秋衣之类。早晨上学带干粮的机遇很少,有的也大多是红薯面窝头,玉米面窝头,高粱面馒头,我的弟弟还曾经用塑料袋带过稀粥,我有一次喝酒和同学呱啦这件事,有个发迹的同学哈哈大笑,说他也冬天带过稀粥,但这时,我隐隐约约看到他在大笑之时眼里闪过一丝泪花。我真想像不到他们在寒冷的冬天是怎样喝进去的。我曾记得我们班有几个男生在清晨寒冷的校园里吃过冻成生铁一样的冻黄萝贝。还有一个姓彭的同学曾经吃过纸,周围的同学问他怎么样,好长时间他才回答了三个字,很难咽。时过47年,同学吃冻萝卜的咔嚓咔嚓的声音至今回荡在我耳边。现在,我有个同学还不到54岁呢,牙齿全部掉光,我一直怀疑是当年啃冻萝贝的后遗症。

那个年代的冬天,像花生,水果,水果糖之类的零食平时更是别提,我记得冬天曾买过的零食叫柿子皮,二分一大袋,甜中带苦涩,吃一点儿还可以,你要是一次吃上一帽壳儿,你的嘴会麻的说不出话来,只会嗷嗷怪叫,那时每家孩子多,大人也不像现在那样的心疼孩子,会看着你的窘态哈哈大笑。

那个年代,每个家庭生活水准大同小异,就是县长局长家也和同院的老百姓差不多,顶多他们能多吃几顿白面馒头。到了元旦春节,国营付食品公司就会貼出通知,大体是为了让广大市民过一个革命化的节日,凭付食供应证和付食供应券23号27号,每家供应白糖1斤,杂伴儿3斤,所谓杂拌儿就是像搅拌水泥石子儿一样把柿饼子,花生,红枣,黑枣,山楂片,果干儿,桃干儿,水果糖等等,有一年还加上了葵花籽搅拌到一起来卖,刚一供应开始,每天付食品门市在滴水成冰的黎明就排起了长龙,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因为越到后来杂拌越不像样了,好的内容少了,堆在那里灰不留球的。当然,你要是和站柜台的售货员是亲戚或朋友,或有相互利用的关系,那么你买出来的杂拌,内容承心如意的就多,差不多尽是花生和糖。如果你没有上述条件,又不愿意在寒冷的黑夜排队,那么,你买出来的杂拌,几乎全是干硬的黑枣,那黑枣的颜色和你的脸色一样难看,那样,你的元旦春节会就过的很窝心。买肉也是这样,你要是和食品公司的人是亲戚或朋友或有相互利用的关系,或者你早早的不辞辛苦的排队,那么你买出来的肉全部是肥的,一丁点儿瘦肉也没有,白色的油脂和你幸福的脸一样,闪亮的发光,引来人们羡慕的目光。反之,你四面没靠,又不想在那个换取割肉铁牌儿的小窗口排队,对不起,等着你的全部是鲜红的瘦肉,一丁点儿肥肉也没有,那你的脸只能和手里的瘦肉一样鲜红,只不过你的脸是气红的。到了腊月,去炭站即燃料公司买煤也是同理,有关系的人把煤证和煤票和递上去,筐子里面全是像冻梨一样的块儿煤,而没关系的人买出来的煤却是像东北松嫩平原黑土地一样的面儿煤,不过看你的脸也和筐里的面儿煤一样黑,那是气黑的。这就是丰镇人常说的“有面子的人没面子,没面子的人尽面子!”这当然是个别现象,不过,那个时候没人敢闹事,都是忍气吞声,换来的只不过是对国营粮站,食品公司,付食品公司,百货公司,物质公司的人更加恭敬,更加谦卑,更加仰慕而已,就像敌后武工队里苟润田对夜袭队队长刘魁胜一样,情愿把小红献出去。那个时候,你有个如花似玉温静靓丽的女儿如果谈了一个歪瓜裂枣的食品公司的男售货员,半夜你也会高兴的偷笑出声来。

我还记得我们大杂院儿租住小南房的一个80岁的寡妇老婆婆,在春节前冻死了,我的奶奶给她入殓的时候看见她保存在碗柜下面的4块大毛炭,老婆婆把4块大毛炭擦的铮光瓦亮,我的奶奶放声大哭。数落着她不知想活多大呀……

书归正传,元旦前几天,消息灵通的同学就传出说,同学们要集体红火。也就是元旦那天不上课了,全班同学还要把桌子摆成四方形,一起吃糖,瓜子,表演节目,玩游戏,啊!啊!……原来,除了大年还有这么一个红火的节日啊。盼望的心情怦怦跳……那时,出黑板报肯定是我的营生,时至今日我还记得我写的板报词呢,“新年到,新年到,敲锣打鼓真热闹,解放军叔叔进学校,山也欢来水也笑!”我蹬着桌子在上面写,下面有几个看板报的解放军叔叔直夸我呢。那个年代,解放军冬季拉练经常来丰镇,一般驻扎在学校里,不管是拉练的部队小驻扎还是民办学校常年驻扎的部队,新年都要吃饺子,部队的擀面杖不够,就和附近的老百姓借,等到中午他们还擀面扙的时候,会给老乡一大碗饺子,雪白雪白,那真是香的没法咽。下午,如果在驻军附近玩耍的孩子们多了,解放军叔叔会将好多花生抛在空中让我们去抢。抢上3或5粒花生回来,在炉子上慢慢考熟,香气弥漫了整个屋子,一粒花生分四次吃完,那香的你连死的心思都有。我现在一看《白鹿原》里兆鹏给鹿兆谦冰糖的故事,就神经质会想起抢花生的事情,历历在目啊。

新年的前几天,老师说,每个人交5分钱作为节日费用,然后,排练节目,布置游戏,出黑板报,买红纸,扎花儿等等。我没敢和母亲要5分,要了3分钱,然后到东河湾捡了2个白玉牙膏袋,卖了2分钱凑够5分的,那时,像白玉,洗必太牙膏袋是一分钱,只有中华牙膏袋是3分钱,因为中华牙膏袋是铅做的,掂在手里很沉。

全校的庆元旦活动开始了,各种红火节目应接不暇,我们都高兴的不知道什么了,吃着课桌上的瓜子,看着老师同学们表演节目,那时时兴唱一首阿尔巴尼亚歌曲,有个姓韩的女生唱的特别好听,全班鼓掌,直至47年后的今天,我还会唱这首阿尔巴尼亚歌曲呢,那个年代,我们和第三世界的国家亲如兄弟,吃古巴糖,唱哈瓦那,抽朝鲜仆合烟,买伊拉克蜜枣,书归正传,此时此刻,男女生都哇哇笑着,叫着,跑着,追着,流着鼻涕,稠的,稀的。我记得,我参加了一个轰炸地、富、反、坏、右的游戏。就是用麻杆拴一根线,线上拴一根已点燃的香,去点那个纸盒子上的小鞭炮,纸盒子上写着判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彭德怀,乌兰夫,赫鲁晓夫,布哈林等等。我炸中了刘少奇,老师给了我一个红纸片,亲切地摸了摸我的头让我领奖去。我飞一样跑到隔壁班,看到有个姓张的女生被蒙住眼,转三圈,然后走到黑板前,给一个大头娃娃画添上了鼻子,教室里掌声雷动,但我发现,她那个鼻子添的特别丑,以至于我47年来,一看到她的鼻子,就想到那黑板上的鼻子,她也得了一张红奖纸,领奖的时候,我排在她前面,奖品是2选1,或葵花子一火柴盒,里面装的约25—27粒葵花籽,但至少有4到5粒瘪的,或水果糖半块。我为了存装(方言多的意思),要了葵花籽,但排在我后面的那个鼻子女生忧豫了一下,要了水果糖,我们亲爱的吴老师就剥开一块糖,含在嘴里,抿了抿,然后,咔嚓咬下半块,给了那个鼻子女生。剩下的半块,连同糖沫沫,我们亲爱的吴老师都没有舍得吃,从嘴里又拿出来,包了起来,充满笑意的等着下一个领奖的鼻子。我这时,抬头一看,鼻子女生已蹦蹦跳跳的飞走了。她大概甜的什么都不知道了……

作者:陈利清,就职于丰镇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年参加工作。热爱文学,诗词。曾经在《内蒙古工商》、《乌兰察布日报》多次发表过作品。《学毛主席诗词——触摸伟人弥天的襟怀》,《学毛选》刊登在《乌兰察布日报》,创作过小说《戒烟记》、《十字街万花筒》;在《中国电视报》的“商品的故事”征文中发表《茶杯的话题》。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正规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全国十佳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engzhenshizx.com/fzszx/1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