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此广告位招租:10元/天,招租。 勤丰镇历史文化悠久,一直以来都属于罗茨,经历过从属罗茨州、到罗茨县、到昆石乡,在至今天的勤丰镇。在历史的演变进程中生兴发展。史料记载:元至元二十四年(年),改罗茨州为罗茨县,录安宁州。自此,基本形成禄丰今天的县域区划。东部的罗茨县辖:罗茨镇中部的禄丰县辖金山(含腰站地区)村、和平、土官、米川;西部的广通县辖一平浪、彩云、广通镇、高峰乡以及妥安乡、黑井镇龙川江以东地区,龙川江以西地区仍属地远县辖。南部的恐龙山镇属易门县辖。这些县中,罗茨县、禄丰县录中庆路安州,广通县录威楚路南安州,安远县录威路镇南州,易门县录中庆路昆阳州。民国二年(年),将定远县的黑井琅井,广通县的猴井、啊陋井划出,成立兴县。至民国38年(年),罗茨县辖2镇8乡。2镇:碧城镇、炼象镇(今腰站)。8乡:沙龙乡(勤丰沙龙)、昆石乡(勤丰鸡街)、马街乡(勤丰马街)、虎峰(碧城张通),万松乡(碧城旧街)、漱玉乡(碧城温泉)、金水乡(仁兴彰保、左所)、银沙乡(仁兴银沙)。勤丰在民国就隶属罗茨县昆石乡。年为第4区,6月改为3区;为2区;年改称勤丰公社;年改称勤丰区;年改称勤丰公社;年改称勤丰区;年撤区建镇,至此,勤丰镇建制一直延续至今。 勤丰镇辖区内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马街灵通寺 马街灵通寺庙属古建筑寺观塔幢,位于勤丰镇马街村委会旧县村小组小学旁。 灵通寺坐北面南,方位北偏东10°。中轴线北为气势恢弘的大雄宝殿,塑三世佛,右侧为十王殿,左侧为观音殿。该寺为一个四合院,大殿为十一檩抬梁式前檐廊歇山顶建筑,后期维修中改成了悬山顶,面阔3间,进深4间,大殿前柱,梁,檁上现存部分彩绘;前檐廊上原有卷棚顶,现仅有部分弓背椽残存。西厢房为两层抬梁式悬山顶建筑,面阔3间,进深1间,前面带台阶。大殿东侧山墙前檐廊下有嘉庆二十二年所刻的《灵通寺常住田碑记》残碑1块,残高0.8米,残宽0.66米。在灵通寺西侧小学内有孔子殿前殿与该寺相连,孔子殿坐南面北,为七檁前后廊抬梁式歇山顶建筑,面阔3间,进深3间,建造年代不详,从风格上看,属清晚期重修建筑。孔子殿还有东厢房,为两层抬梁式悬山顶建筑,面阔2间,进深3间。距孔子殿前殿北侧前约5米有石狮一对,石狮高1.3米,长1.5米,宽0.7米,雄踞在石质须弥座上,石狮雕刻精细,生态生动。该寺建筑风格复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建筑群与其他佛寺不同的是,观音殿内座东向西塑一美女像,传说这是独锦蛮(罗茨妃)青鸳女,因为她远嫁苍山洱海间的王宫而面向西方。寺内现存一对楹联:“青鸳开梵刹,看妙香古国现来丈六金身;流传三千金,佛光普照一通了彻去来今”。青鸳女(罗茨妃)即在大理出家,取法名师摩。寺内保存下来的残碑上记载了当时灵通寺的地界范围:“灵通寺地座马街上,东至城壕,南至大路地垦,西至口页,北至吕家坟地”。寺院周围50米至米范围原是寺园,寺园内广植柏树及黄楝茶树,现还有数十株千年以上的黄楝茶树,在寺院西侧原学校旁的几株,至今仍枝繁叶茂、挺拔高耸,其中一株高35米、胸围7米,巨大的树冠庇荫一方净土,相传这些古树是建寺时由青鸳女所植。年,灵通寺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寺内古树之一(修缮前的灵通寺) 修缮后的灵通寺 灵通书院祭孔大典 灵通寺的来源及名字来历 对灵通寺以及寺庙所在地都有一个传说:相传,旧县村是汉武帝元封二年(前年)置秦藏县的县治所在地,曾经历了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早期,到贞观末年置移罗州,元明时期的罗茨县城,均建立在汉代故县秦藏县的旧址上。明万历三十五年(年),遭兵队焚毁了历时余年的县城,以致使该地得“旧县”之名。有史料记载:唐文宗开成二年(年),劝丰佑诏后薨。他寡欢不乐,下令朝臣为他在诏内大选美女,又在秦藏川南赤城选出一绝色美女(史称罗茨妃)为妃,罗茨妃笃信佛教,在成都(今喜洲)建罗茨寺,用金五千,铸佛一堂,用金三千,在其故土赤城建灵通寺。灵通寺建在旧县后的来仪山上。来仪山,此名取于南诏,以“有凤来仪”取名。在康熙五十五年(年)编修《罗茨县志》时,赤城只有遗址了,但灵通寺延续至今。灵通寺现存的寺院是清同治元年,(年),旧县村千总李春明倡议劝捐重建的一座汉文化四阁五天井建筑群。光绪《罗茨县志·古迹·附增寺观》载:“灵通寺在县南20里马街,被贼焚毁。同治元年千总李春明劝捐重建”。年3月,该寺与大雄宝殿相对的门楼及戏台楼五间遭火灾焚毁。年,当地村民又因该寺顶漏墙破,有的房屋已倒塌,由群众捐资对其大殿、厢房等进行了保护性维修。年,当地村民再次捐款,对上世纪遭火灾焚毁的门楼及戏台楼恢复重建;年在上级单位的关心下、在群众的支持下,又对灵通寺进行修缮,并铸造了部分佛像,使千年古寺更好地传承。(部分资料摘自《禄丰文史资料》第九辑)。 2.沙龙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属近现代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建于民国年,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家大院位于禄丰县勤丰镇沙龙村委会中村村子中央。该大院建于民国时期,在门窗的细部上有西方法式建筑风格,但整体建筑结构上还是中国的木架构建筑,属走马串阁楼、四合五天井格式。有正房、面房、左右厢房,阁楼构成。正房面阔3间,进深3间,为二层抬梁式硬山顶木架构建筑,用直条形木板吊顶。面房面阔3间,进深3间,为抬梁式硬山顶前后廊木架构建筑。左右厢房均对称,面阔3间,进深2间,为二层抬梁式硬山顶前檐廊建筑,外侧为重檐设计。在四角上对称设计建有四个阁楼,四个小天井。从正房进入天井搭有偏厦1间,西南角建有阁楼。从大门进入一间的阁楼无楼梯,大门开于房子东北角天井,紧靠厢房东侧,门宽1.8米,高2.7米,采用石库门式样。对应的楼梯间位置有一间独立的房屋,作为门房使用。面房后还有一个花园。正房、面房、两厢的正面共有八个石灰岩质的方形柱础,每个柱础上有四幅精美的雕花图案,正房以戏曲、古典故事图案为主,面房以渔樵耕读图案为主,两厢以仙草、花卉图案为主。据考该大院为民国年时任国民党某团团长的石鹤仙所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院解放后作为沙龙小学使用,年才搬出,由于办学和教师住宿,不合理的利用及生产生活活动对内部布局发生一些局部改变。 3.沙龙大梁堆 沙龙大梁堆:古墓葬普通墓葬,东汉时期遗存。 位于禄丰县勤丰镇沙龙村委会清洁村东。现梁堆略成椭圆形,长约50米,高约10米。地表和周围未发现地砖,陶片,瓷片等文化现象。从暴露的剖面上看,为天然的黄色粘土夹杂大量的砾石,并有重达数吨的大块石灰岩,石灰岩未经加工,大块存在。年禄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鸡街大梁堆 鸡街大梁堆,古墓葬普通墓葬,东汉时期遗存,位于勤丰镇鸡街村委会钟所村东勤丰中学西北侧前。 鸡街大梁堆位于禄丰县勤丰镇鸡街村委会钟所村东勤丰中学西北侧前。封土堆在后期耕种中把原状改变为半圆形半圆形封土底边方位为西偏南10°,半圆形底边长14.1米,弧高12.7米,封土堆残高0.1-1米不等。封土堆土质为黄色夹沙粘土,与周围天地土质一样。封土上未发现砖块、陶片等文化现象。年3月禄丰县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马街大梁堆 马街大梁堆属古墓葬普通墓葬,东汉时期遗存,位于勤丰镇马街村民委员会旧县村。 马街大梁堆位于禄丰县勤丰镇马街村民委员会旧县村。圆丘形封土堆墓。封土高出地表2.2米,直径约26米。在该梁堆墓发现有墓砖。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封土四周无围墙,封土上及四周均种植有农作物,对封土遗迹表层有破坏。 6.麦地冲火葬墓群 麦地冲火葬墓群,属古墓葬普通墓葬,元、明时期遗存,位于勤丰镇马街村民委员会。 年在该地实施烟水配套工程时发现,面积约平方米,主要为明代火葬墓,地表五墓幢,地下无墓室和墓穴,葬具为陶制专用火葬罐,距地表约60厘米至80厘米。罐为平底,鼓腹,束肩,矮颈,罐腹部有一道或数道附加水波纹,有盖,呈圆锥形,多用宝珠钮,盖身上亦有附加水波纹,罐高在24至35厘米之间。罐内装有火化后的遗骨,在遗骨上有用朱砂涂画的线条和符咒。未经正式发掘。 火葬墓群地表 7.羊街铁道兵烈士陵园 羊街铁道兵烈士陵园,建于年8月1日,位于勤丰镇羊街村民委员会。 羊街铁道兵烈士陵园位于勤丰镇南部的羊街村委会驻地,陵园座北向南,占地面积平方米,北面与羊街中学相邻、东面分别与泽润里火车站、羊街磷肥厂相邻。陵园始建于年8月1日,为纪念烈士的光辉业绩,故始建时间选为(建军节),其意义深远而重大。陵园是当时铁道兵部队为在成昆铁路建设中光荣牺牲的烈士所建,部队走后由地方管理(现由勤丰镇民政办直管)。陵园共立有27位烈士的墓碑(其中有2名为后期迁入的禄罗游击队队员),占地面积平方米,多年来各级投资55.5万元。八十年代前期由于受各种运动的干扰,陵园设施不同程度地遭人畜损坏,曾经被公安机关处罚过一些损坏烈士墓碑的人员,后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的重视下加强了管护,聘请管护员,对陵园进行了围墙、大门、管理房及墓碑水泥道路等设施的修建、加强了绿化美化,每年清明节、近两年的烈士纪念日都有广大的师生、干部、职工、党团员,人民群众前来祭扫陵园,如今陵园已成为爱国主义和光荣传统教育的好阵地,烈士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勤丰镇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斗牛节、冬至节、小年。 民间歌舞艺人:张荣先:男、苗族、居住于勤丰镇鸡街村委会老吉坝村民小组,老吉坝业余文艺队负责人,擅长作词、谱曲、电子琴伴奏。代表勤丰镇参加、年参加禄丰县农村文艺汇演。 苏绍和:男、汉族、居住在勤丰镇马街村委会旧县小组,马街业余文艺队负责人、擅长:花灯表演,多次代表勤丰镇参加县级以上文艺演出活动。 张翠兰:女、汉族、居住于勤丰镇鸡街村委会中村村民小组、中村业余文艺队负责人、擅长:歌舞表演,经常性开展文艺演出,文艺队整体演出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来源:和美勤丰 禄丰信息港织梦艺术团新学期,大优惠哦! 扫织梦艺术团白癜风正规医院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