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282.html 西部网讯(通讯员胡艳艳)“电驴”车队迎娶新娘,宋家镇焦赞村小伙林申成为“网红”,这一“新鲜事儿”在村里传为佳话。 西营镇花房村集体升学礼,大学新生柯贤青身戴红花接受恭贺祝福,内心喜悦又自豪。 道德评议帮教转化,城关镇安槐村刘家华由昔日懒汉变成自强标兵,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 自年启动新民风建设以来,白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强基固本的“民心工程”,紧紧围绕“一年初见效,两年大变样,三年成新风”目标,精心谋划、创新施策、梯次推进,在全县上下深耕厚植新民风,为社会发展积蓄了强大精神动能。如今,文明新风拂过白河山乡的每寸土地,这些动人的故事,正在每个村庄、每个人身上鲜活发生。 移风易俗:革除陋习扬新风 今年农历二月初八,麻虎镇十里社区群众姚建献乔迁新房,又逢母亲七十五岁大寿。本是“双喜临门”的好日子,却不见宾客云集、鞭炮震天的热闹场面。姚建献默默做好一桌饭菜,家人其乐融融吃顿饭为母亲祝寿。“不大操大办,不迎来送往,就没有人情负担,省钱又轻松!”姚建献深有感触地说。 十里社区地处国道沿线,交通条件便利,人情风盛行。曾有群众不顾劝告,坚持大摆“生日宴”,原村主任黄江波不仅蹲守事主家中苦口劝说,还亲手浇灭了过事燃放的鞭炮,赢得了乡亲们的支持和钦佩。 社区原先生意红火的几家喜宴馆也陆续“关门大吉”,“现在弘扬新民风,过事操办的越来越少,生意惨淡挣不到钱,只能把房子租出去。”喜宴馆老板衷德金感叹道。 十里社区是全县深化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两年前,白河县以民风积弊为突破口,启动实施“人情送礼、打牌赌博”“两股歪风”专项整治,通过破立兼施、疏堵并举,彻底狠刹不良风气,“唤醒”了文明节俭新风正气。划定纪律“红线”,严肃监督问责,促使党员干部身先垂范;纳入村规民约,强化违约惩戒,广泛宣扬倡导,组织签名承诺,引导群众健康向上;将抵制“两股歪风”与评先争优、扶贫政策享受挂钩,倒逼贫困户远离陋习、勤奋脱贫;融入青少年德育工作,注重习惯养成,以“小手拉大手”助推新民风培育形成。两年来,全县累计签订抵制“两股歪风”承诺书5万余份,关停棋牌娱乐场所8家,查处涉赌案件73起,治安处罚人,文明风尚日渐成为社会主流。 移风易俗,关键在人。镇村坚持“以会治理”,通过建强红白理事会队伍,科学订立制度章程,规范管理运行,做到了红白喜事全程监督、介入引导,促使新事新办在农村蔚然成风,人情往来返璞归真。年以来,全县红白理事会累计牵头新办简办红白事余场次,人情份子下降2/3,大肆宴请、攀比浪费等陋习渐行渐远,文明乡风扑面而来。 文明创建:让文明“点亮”生活 涵育新民风,文明创建是精神驱动。白河按照全域创建、巩固提升思路,持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广大群众提升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为民风治理汇聚了强大思想动力,筑牢了舆论环境支撑。 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打造8个新民风示范镇、82个示范村,65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示范点,74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文明创建硕果盈枝,社会环境不断优化,为涵养文明新风增添强大后劲。 新环境造就新农民,新农民引领新风尚。该县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以村容村貌治理为重点,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乡村绿化美化亮化,积极引导农民市民化,促使其树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两年来,全县累计投资1.8亿,建成71个“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社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 今年春节前夕,县上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一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家中走访慰问,为他们送上暖心关怀和新春祝福。“这大冷的天,领导走这么远的山路来看我,对我是最大的鼓励,我一定努力做得更好!”县孝老爱亲模范,构扒镇凉水村村民纪大英感动地说道。 新民风建设开展以来,基层创先争优热情不断激发,涌现了一大批模范践行“诚孝俭勤和”的先进典型,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两年来,全县共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民风先进个人、自强标兵等余人,评选“最美家庭”、“美丽家园”示范户1余户,“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实现了由村到户全覆盖。 该县将志愿服务作为弘扬培育新民风的创新载体,鼓励倡导干部群众积极践行志愿精神,将义务劳动、清洁家园、“邻里守望”、爱心互助等志愿行动融入日常生活,在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同时,提升自我价值,传播谦和友善之风。2月28日,一则喜讯传来,白河县清风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成为该县以志愿服务助推新民风的成功实践和“示范样板”。 文化宣教:提振群众“精气神” 在年白河县“三下乡”和扶贫扶志“五项教育”宣传宣讲活动中,“草根宣讲员”柯昌全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他从一个“二混子”到脱贫攻坚“自强标兵”的故事,引起了听众的强烈共鸣。 以群众语言讲政策理论,以身边故事教育身边群众。白河县从各领域精心选拔宣讲人才,高规格组建“水色白河”理论宣讲团,下辖领导干部、行业骨干、先进模范、扶贫先锋、大众文艺、基层群众6支宣讲队,围绕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新民风、乡村振兴等内容,利用“理论宣讲+文艺演出+百姓故事+现场互动”模式,广泛策划开展群众宣讲,让党的政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凝聚成风化人的强大力量。年来,余场集中宣讲活动在白河城乡持续上演,“水色白河”宣讲团还被中宣部评为“年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新民风,多宣扬,助力脱贫奔小康,扶贫扶志新思想,斩断穷根图自强......”台上,音乐快板剧酣畅淋漓;台下,群众阵阵欢声笑语。精彩的文艺演出,让西营镇高桥村村民张远喜一个劲地鼓掌,“节目演的太好了,道出了我们老百姓的心里话!”。 白河县依托“理论+”平台,围绕新民风、脱贫攻坚等群众关切的热门话题,在理论宣讲中,精心设计穿插民俗展演、本土节目、有奖竞答等环节,将理论宣讲与文艺熏陶有机融合,形成立体化、趣味性宣教模式,在寓教于乐中启迪教化群众,引导他们文明向善。近年来,《新民风助力脱贫》《彩礼风波》《扶贫趣事》《扶贫路上有红薯》等众多民间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竞相涌现,以“接地气”的方式传播文明风尚,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厚道家风涵养淳朴民风。该县充分发挥家庭基础教化作用,大力推广“白河黄氏家规”,以黄家大院、张家大院、桥儿沟文化旅游街区为重点,建立家规家训教育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广泛开展“优秀家规家训征集评选”、“书写百家家训”、“传家训、守家规、正家风”等主题活动,支持群众讲述家风故事、交流家教经验、续写家谱族谱,推进家风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白河拍摄的首支家风主题公益片《家风正,方可行远》在陕西电视台等省市媒体火热刊播,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 “三治融合”:破解民风治理难题 新民风建设繁重复杂,民风顽疾如何根治?白河县紧握“三治融合”这剂“良药”,通过疏堵并举、综合施策,努力打造乡村善治局面,推动民风持续向好。 在中厂镇大坪社区,红色的村规民约悬挂在家家户户门头,格外亮眼醒目。“社区给每家每户都制作一块村规民约宣传牌,让群众随时能看见,时刻记心上,起到了很好的警醒约束作用。”社区主任李和庆介绍道。为促进群众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白河县狠抓基层“一约四会”建设,常态化开展督查指导,纳入目标考核重点内容,确保各类组织管理有序、规范运行,在强化村民自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双丰镇闫家村贫困户陈世友不思进取,是村里“等靠要闹”的突出典型。村里召开道德评议会,陈世友被作为反面典型教育转化,还上了“黑榜”曝光亮丑。“太丢人了,感觉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我一定要早点改掉坏毛病!”如今,陈世友依靠双手打工挣钱,家里生活慢慢改善,乡亲们也对他刮目相看。 白河县扎实推动“说论亮”道德评议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切实引导群众明礼向善、见贤思齐。两年来,累计开展道德评议场次,兑付奖补资金11.6万元,评议先进典型例,教育转化反面典型例,名群众主动退出贫困户。 利剑出鞘保平安。为挖掉影响民风建设的“毒瘤”,白河以法治建设护航民风治理。通过完善基层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深化普法宣传教育,培育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强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严打整治“村霸”、宗族恶势力犯罪,持续强化法律震慑,保障基层平安。开展“扫黑除恶”以来,全县共破获涉恶类案件59起,移送起诉32人,治安处罚78人。 清风徐来,乡土蝶变。新民风建设两年来,“诚孝俭勤和”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白河的一草一木,新民风劲吹的绿水青山间,百姓的美好生活正悄然展开...... 作者/来源:西部网 内容如有不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