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制沿革 卓资县位于乌兰察布市中南部,地处东经°51′—°56′,北纬40°38′—41°16′之间。北靠察右中旗,南邻凉城县,东南、西北、东北和丰镇市、四子王旗、察右后旗接壤。总面积平方公里,辖5镇2乡。总人口22.67万人,有蒙古、汉、回、满等9个民族。县政府驻地卓资山镇坐落在县境中部,西距呼和浩特市73公里,东距乌兰察布市所在地集宁区52公里。 卓资县历史悠久,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繁衍生息。唐尧归冀州,虞舜时期属并州。西周时属并州代国,东周时为林胡,楼烦地。战国时期属赵国云中郡。秦初隶属雁门,后为匈奴地。西汉到东汉属定襄、雁门郡,东汉末年到三国归鲜卑。两晋南朝初为鲜卑、柔然、突厥游牧民族驻牧地,后为北魏王朝辖地。隋朝属定襄郡,唐属单于大都护府,后属契丹应天军。辽金分属集宁路集宁县和西京路丰州。元朝,分属中书省集宁路集宁县,中书省大同路丰州。明初属官山卫。清初,属察哈尔右翼镶红、镶蓝旗,是察哈尔蒙古族的聚居地。乾隆二十六年(年),设都统驻张家口管辖县境。光绪十年(年),这里属山西省归绥道丰镇厅、宁远厅。清朝末年,清政府为履约“庚子赔款”,允许关内汉族迁徙垦荒,随后大量移民迁入。 民国初年仍沿用清制,将厅改县。民国3年(年)属绥远特别行政区丰镇、凉城和察哈尔特别行政区正红、镶红、镶蓝旗。民国18年(年)属绥远省丰镇、凉城、陶林、武川和察哈尔省正红、镶红、镶蓝旗。民国26年(年)旗县统归绥远省。是年秋,属伪蒙联合自治政府巴彦塔拉盟。民国34年(年)日本投降,恢复民国建制。是年10月,贺龙率领晋察冀部队第一次解放卓资山,12月由凉城、丰镇、集宁、陶林四县析地,设置龙胜县。民国37年(年)9月第二次解放,恢复龙胜县建制,隶属绥远省集宁专署,旗县并存,蒙汉分设。年5月经政务院批准改称卓资县,取境内桌子山谐音而得名。年撤销集宁区专员公署,该县改隶内蒙古自治区平地泉行政区。年撤销武东县(政府驻地旗下营),其区域分别划归卓资县、察右中旗、四子王旗,该县隶属乌兰察布盟。年12月1日,改隶撤盟设市后的乌兰察布市。 二、景区概览卓资县主要旅游景区有红召九龙湾山地森林度假旅游区、九十九泉旅游度假村、大榆树风景名胜旅游区、大黑河水上公园、卧佛山宗教文化旅游工、聚多源草莓观光采摘园、九曲山生态公园、等。该县是消夏之地,熏鸡之都,图书之城,田径之乡。 红召九龙湾山地森林度假旅游区位于卓资县西北部,东距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公里,西距呼和浩特市区50公里。该景区属于山地森林休闲度假村旅游区。因始建于清朝康熙末年的红召(喇嘛寺)而得名。 旅游区总面积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85%以上,核心区位于大青山18条沟之一的吉庆营沟地带,沟壑蜿蜒曲折,斗转蛇行,因山势盘旋呈九条龙状,故名“九龙湾”。群峰中有天然石洞名为密计洞,洞口下方有泉水,可饮用;龙泉湾,又名召庙湾,主要有龙泉、龙角,山上有观庙亭;青羊圈山,山势陡峭,岩石林立,海拔米,为县内山脉之雄,因有青羊和羚羊在山间繁育,故名青羊圈山;从沟底至梁顶,中间有一片岩石裸露区生长着四季常青的天然云杉(俗称“松树”),这便是以山奇石秀、林海如诗为主要特征的“松树背”。景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转九曲活动、五月十三日的祭敖包、取神水活动,是人们祈求平安、富裕、祥和的传统节庆活动。 九十九泉旅游度假村位于卓资县北部。东距集宁区75公里,西距呼和浩特市区90公里。年建成旅游区。据史料记载,北魏、辽、元、清历朝诸帝曾在此游猎赏景和部署军机要事。由于火山喷发后形成无数山坑,形成近百个星罗棋布的湖泊,故称“九十九泉”。旅游区占地总面积平方公里,草甸草原面积1.4万公顷。主要旅游活动有:赛马、摔跤、射箭、篝火晚会、坐勒勒车,还可以观赏到马队迎接、银碗敬酒、献哈达、草原日出、马头琴祝福等场面。 大榆树风景名胜旅游区位于卓资县西南45公里。东距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公里,西距呼和浩特市50公里。年建成旅游区。旅游区因清朝康熙皇帝西征葛尔丹、巡幸归化城途中在古榆树下避雨而得名。旅游区占地总面积1平方公里,以山石、泉潭、溪流、瀑布、森林为核心景观。主要游览项目有水上公园、梦幻城堡、滑雪、森林观光、庙宇观光等。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要举行隆重的祭敖包活动。 大黑河水上公园位于卓资县县城内,年5月开始建设,年8月建成。总投资万元,建设防洪防渗河道5公里,梯阶式挡水坝5道,景观堤岸l公里,大黑河两岸观景台、广场、绿化带、景观灯一应俱全,每当夜幕降临,水岸相映成趣,景色尉为壮观,是一处优美的水上公园。 卧佛山宗教文化旅游区卧佛山位于县城西5公里处,北倚国道和大黑河,京藏高速和京包铁路穿山而过,西接武要古城。它是一座自然山体,远望酷似一尊释迦牟尼大佛,头枕黑河,脚踏凉山,眉目分明,轮廓清晰。据传,这是释迦牟尼在此开辟道场,讲经说法休息而变成的。历史上这里寺庙众多,香火旺盛。卧佛山的自然风光秀丽,地形地貌奇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然形成了神龟石、仙人洞等自然景点10多处。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传说故事和出土文物较多。年由台商李坚光先生投资开发,总体布局分南北两区,南寺区已建成山门、钟鼓楼、飞天壁画、天王殿、汉白玉睡佛等,其它工程也正在建设中,现香火日趋旺盛。 聚多源草莓观光采摘园位于卓资县十八台镇五犊亥村,国道路边,是南北京投资商于年初成立的新兴绿色生态企业。总占地多亩,公司主要以草莓种植、蔬菜种植和产品深加工构成企业的核心支柱产业,依靠设施农业,实行标准化和无公害的现代管理模式,力争把卓资县打造成北方最大的反季节果蔬基地,其中草莓采摘园是园区定位的新亮点。现有座日光温室,主要种植有机和绿色草莓,品种有:红颜、章姬、天香等多个不同品种,其中种植的聚多源木酢草莓成为全国绿色认证的草莓产品。目前,已建成集食宿、娱乐、展示、办公为一体的两栋大楼主体工程,现正筹备建设停车场,接待大厅等设施,计划新增火龙果、樱桃、香瓜和特种蔬菜等品种,全部建成可一次性接待采摘游客人。现产品已上市,主要销往集宁、呼市、包头、鄂尔多斯、山西、北京等地以及出口到蒙古国。是一处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九曲山生态公园位于卓资山镇城区内,总规划面积1.5万顷,因山上建有民间正月十五转九曲的场所而取名。年开始建设,现已建成以森林景观为主的树木园10余处,分别为松柏园区、珍稀树种园区、实验园区等,凉亭台榭15座,人工湖一处,大小广场3处,景观长廊一处,贺龙元帅雕像1尊、观光游览小油路3.6公里,路林12公里,景观灯余盏,树种多样有杜松、云杉、樟子松、桦树、杨树,花灌木有丁香、玫瑰.山桃、山杏、芍药等共计20多个品种20万株。公园地形高低错落有致,满目苍绿,环境迷人,在九曲生态公园登高望远,卓资城区尽收眼底,景色蔚为壮观。九曲公园集人文、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 武要古城位于梨花镇土城子村,西距呼和浩特市50公里,东距县城20公里,北邻大黑河和京包铁路,南倚京藏高速和国道。城址位于狭长的沟谷间,地势开阔平坦。古城背后的大黑河南岸有赵长城和烽火台,东北有大黑山。武要古城属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占地82万平方米,结构呈“品”字形,共分东西两城,西城又分为南北两城,城墙部分保存完好,瓮城、马面、角楼遗址清晰可见。据考证,这是一座战国时期重要的军事城堡,历经战国到明清10多个朝代,至西汉时期成为定襄郡武要县县城,是西汉北部军事重镇。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现,有汉、唐、宋等多个朝代的遗物。古城所在的土城子村和大黑山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樊梨花的传说故事。据传说,这里是樊梨花的屯兵习武之地。大黑山之中有九十九洞,其中之一为樊梨花洞,有樊梨花悬棺、马鞍、马靴等遗物。洞中风声嘶鸣,似有兵器交接之声。梨花镇也因此而得名。 马家大院位于大榆树,距村民俗旅游区明星沟景区5公里处,一条东西方向的马家沟迂回蜿转,这里有马家大院、马家老井、老井问柳和原生态自然景观。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马皇后的后裔马德兴(乳名马五)祖籍安徽凤阳,明初参加农民起义,辅佐明太祖南征北战,尽忠效力,屡立战功,为了表彰其忠诚和功勋,赐“奉天诰命”圣旨一道,系五色织锦,全文内容共92字,皆在教悔后代要勤于修文,善于习武,老实做人,踏实办事,这样可告慰前人,福泽子孙,家族昌盛,并每辈份赐爵位一职。在明朝江山风雨飘摇之际,京陵已不是马家后裔久留之地,随后于明末清初逃难大榆树,马家大院于清朝光绪五年(年)五月完整落成,马家沟也因此而得名。该院造址隐蔽,依山就势而建,符合古代风水学原理,属清朝北方农村典型的四合院规制。据考证,西房系雍正年间所建,从用工、用料、工艺与大榆树东街三圣殿属一家工匠所为,用于私塾房和碾磨房;正房为主人居室、东房为客房,大门楼及两侧佣人住所及圈舍均系光绪五年五月完工,有门楼顶梁朱砂红字“大清光绪五年五月大吉”可证。从马家大院沿沟向东米处的河床上,有一眼石砌古井,井的西侧有两口石槽,专供洗衣饮畜之用,这就是有名的马家老井。在老井东南方位不到20米处有一株古柳,这就是神秘的“老井问柳”。树龄千年以上,三人未能合抱,树冠遮天蔽日,枝繁叶茂。 三、文化溯源 在位于卓资县十八台镇火石沟里和福生庄坤兑沟的旧石器制造场证实,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就拉开了这一地区人类文明的帷幕。夏商西周时期,在今卓资县境内先后有荤粥、鬼方、猃狁、北狄等游牧民族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他们在境内游牧、狩猎以及与华夏族战争、交往的足迹。战国时期,赵国向北扩展,筑长城于今卓资县境内,现存乌兰察布地区保存较好的赵长城遗迹。而其时在赵长城之北的卓资县北部生活着匈奴等游牧民族。秦、汉时期,卓资县部分区域属云中郡或雁门郡管辖,有秦汉时期的古长城从境内东西穿过,从今麻地卜直到三道营、旗下营,入呼和浩特市境内。东汉时期,先为刘芳割据政权所据,后为鲜卑人的游牧之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带由拓跋鲜卑统辖,位于今卓资县境内的辉腾锡勒(灰腾梁),在北魏时,是北魏帝王避暑观光的胜地,时称九十九泉,因与察右后旗在地域上同属辉腾锡勒的地理单元,有些历史文化史实很难分别区分开来,因在察右中旗旅游文化中已经作了论述,此处不再聱述。在北魏后期,中国古代杰出地理学家、游记作家、旅行家郦道元对发源于辉腾锡勒的大黑河,即其时的芒干水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在《水经注》中论述为“又有芒干水出塞外,南经钟山,山即阴山。故郎中侯应言于汉帝日:阴山千余里,单于之苑囿也。”说明今大黑河流域上游是水草丰美的好地方。隋唐时期,先后为突厥、回纥、契丹所据。其时有从榆林郡(今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十二连城)至启民可汗牙帐的隋炀帝御道从境内通过,是大业三年(年)六月,隋炀帝巡幸今辉腾锡勒地区所经过的道路。辽金时期,境内的九十九泉,是战略要地和避暑胜地,特别在金朝时期将九十九泉列为国家的直接管理之下,山金司或许就设立在今察右中旗金盆一带,卓资县境内碌碡坪发现的金银器是当时产金的有力证据。元朝时期,属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大同路管辖,为汪古部的基本领地。有上都经净州到哈刺和林的木怜道从境内通过,设有九十九泉、燕只哥赤斤二站。年秋至年九年,元太宗窝阔台三次亲临九十九泉一带,指挥攻金战争,今卓资山一带成为蒙古的重要根据地。年。,北宋的彭大雅出使蒙古时,来到官山,见到一派草原风光,养有马、牛、羊、骆驼。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年到元上都时,曾路经今卓资县境内,他见到这里有不少城堡,非常繁华。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京咫蒙乌兰察布旅游如何识别白癜风症状有什么好方法治疗白癜风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engzhenshizx.com/fzsxw/13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