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老城 许多年前,站在老城最高处的北山上远望,县城里全是蓝瓦屋顶,黄土院墙的民居;宽窄的街巷,一根根直立的电线杆,眼前的一切像一张旧照片,泛黄,有着茫茫苍苍的风土烟云样。城南边的梁上有稀稀的树,城东的河湾边也有一棵二棵不成风景的树。夏天里,那些树们绿森森的,城里路两侧只有沿街商铺,没树。偶尔见一处院落里有棵树,极稀罕。没树的城市,就象无韵的女子,虽然孕育生命也哺育成长,但到底是一种单纯的样子。 30多年前,在大同的公园里,看到许多在故乡见熟的杨、榆、柳树外,还有许多稀见的树种,那杆那叶那绿那姿,让我很是惊乍。于是便摘了许多不同“质地”和形状的叶片,夹在书里。从画报或电影里,认识了许多的树。苍郁刚劲的松、傲然拔挺的梧桐、还有什么槐、柏。特爱收集有树荫斑剥的街巷照片,看着就有一种舒心和诗意。 几年的时光,许多的树落脚在这城里。老城区的路两边,种植着开着小白花的树,那叶片就像我夹在书里早已干缩如蝶羽般轻薄的叶;还有的街两旁是松树,那葱葱郁郁的样子,看着就让人联想起挺胸昂然的英雄们。还有的街道是柳树,这种柳不同于咱北地那种高高大大枝叶内敛的柳,而是很柔又很媚的那样,细细的枝垂挂着,叶片儿秀秀的,风一吹,就有一种飘飘袅袅的韵味儿。新城区的树就显出一种全新的样子。宽阔的路,挺傲的树,还有一片一片的绿地。其实,再站在北山上远望,丰镇城的树,早已是探头探脑绿染一片了。房舍好象镶嵌在树丛里。只要是有闲情闲心和闲时,走出城池,临近城边的地方,处处是绿树的地界,灌木的、乔木的。还有丁香、苜蓿、柠条……这些植物盛气凌人地安营扎寨,大有绿染绿浸的意味。 有树的城市,美丽着也迷人着。 顺城街其实,街的称呼是一种泛指。往往有外地客找人问路,他说出了街名,可老住户怎么也想不起在这“街”上有这么个人。于是一头雾水后反问道:“你知他住在啥巷子里?”外地客便也一头雾水了。街里包括了许多巷。这巷便如上海的弄堂,北京的胡同,往往是稠密分布,狭窄曲弯。比如说顺城街,就包括着范大义巷、芦官巷,城隍庙街等7条街巷。 顺城街是一条老街巷。8岁时我便走进这条街,那是有所学校——顺小。有时从东入口走进它,有时又从西入口进去。顺城街其实长也有约百多米(不确定)它是丰镇旧时有名的一条尤为繁华的街,有银行、当铺、那些挺入深的青砖大院里发生过许多故事。有一所院落曾是当时绥远地区的行政办公的所在地。 老街巷,“是传统历史文化的记忆之钥,当我们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感到迷茫之时,通过这把钥匙,可以重新走进历史。”因为老街巷凝聚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 顺城街的部分老宅院旧瓦房将要拆除。所以许多的历史和文化也将会被湮没。我们除了在心里哀悼之外,唯一做的也便是在它仍还“健在”之时,尽可能地多留下一些声像和文字记录。面对老巷,我们应该在传统的现代之间加以权衡。虽然一些老街巷中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有逝去的云烟往事,但在城市的改扩建中,它们必须消失。它们的淘汰出局是必然而正常的。从积极意义上讲,某些街巷的消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丰建国,丰镇人,供职于丰镇市文联,“丰镇文艺”责任编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丰建国赞赏 人赞赏 献礼春节中科白癜风帮扶北京中科医院骗人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engzhenshizx.com/fzsms/20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