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县委书记孙敬虎 中共麟游县委 麟游县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决定 各镇党委、政府,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为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我县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全域旅游,促进全县旅游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准确把握发展全域旅游的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五新”战略,以主动融入全省大旅游圈、建设“一带一路”魅力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全域景区化、产业融合化、全民共享化为着眼点,加快推进我县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着力建设以九成宫文化产业园为龙头,以碑亭、慈善寺、童山古城等景点为支撑,以万家城、桑树塬、阁头寺等重点村为基础的精品景区,全力构建文化、生态、康养、红色旅游空间发展布局,着力推进“隋唐文化、绿色生态、健康养生、红色旅游、美丽乡村”五大板块建设,引导全域旅游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打造“天然氧吧”“生态凉都”,打响“探谜麟游县·避暑九成宫”旅游品牌。 ——以碑亭景区、西海苑、青莲山公园、慈善寺、唐井、九成宫民俗街、千佛院等为支撑,打造九成宫文化旅游产业园,打响“千年九成宫·现代避暑城”品牌。 ——以页岭百里花廊、安舒庄森林公园、石臼山、玉女潭等为支撑,打造绿色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打响“感受原生态·享受纯天然”品牌。 ——以九成宫·怡心谷康养度假区、石臼山中草药养生园、县老年公寓暨中医健康服务中心为支撑,打造健康养生文化旅游产业园,打响“避暑养生·度假养老”品牌。 ——以老县城、九成宫镇桑树塬村、崔木镇南窑庄、招贤镇阁头寺村等为支撑,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园,打响“红色旅游”品牌。 ——以九成宫镇铁炉沟村、桑树塬村、丰塬村、永安村、澄铭窑村,崔木镇杨家堡村、崔木村、洪泉村,常丰镇常乐村、常丰村,丈八镇丈八村、饮马泉村,招贤镇阁头寺村、招贤村,两亭镇崖窑村,酒房镇万家城村、麻夫村为支撑,打造美丽乡村旅游带,打响“诗画麟游·创客之都”品牌。 到年,基本实现全县旅游资源有效整合,旅游空间全域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全面完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形成集观光、休闲、度假、康养于一体的旅游产品体系和全域景观,满足游客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将麟游打造成中国西部旅游目的地、健康养生基地、有机农业种植基地。旅游各项指标在年基础上翻一番。 二、深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科学编制旅游规划。坚持以文化游、生态游为重点,科学编制《麟游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年)》,发挥旅游规划在新型产业中的引领作用和融合功能,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生态保护规划融合统一。按年度确定重点建设项目,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各项建设;强化旅游与农业、水利、林业、体育、文化、康养、工业、商贸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2.提升重点景区建设水平。严格按照《隋仁寿宫·唐九成宫大遗址保护规划》,分步实施桑园街以西拆迁工程。深入挖掘隋唐历史文化,整合旅游资源,启动九成宫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丰富旅游体验项目、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县城中心城区按照旅游目的地定位,完善旅游要素,提升服务功能,打造旅游特色商业街区,引进旅游服务项目。完善重点乡村旅游区的道路、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厕所等设施,将一批乡村旅游点创建为A级景区。加快推进慈善寺、童山古城、石臼山、千佛院、石鼓峡等开发,实施县城东、南、西、北门户区建设,开通景区内旅游公交,将九成宫·怡心谷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康养度假示范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施青岛昌盛光伏农业园、田园迪士尼-土桥稻草艺术主题乐园、崔木金鱼湾提升改造和铁炉沟村乡村旅游等示范项目,力争打造7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 3.破解旅游交通瓶颈。积极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沟通衔接,加快通用机场、合凤高速、麟法高速等重大旅游交通干线建设;实施域内国道、省道交通网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县域大交通建设;结合“最后一公里”工程实施,提升改造乡村公路,构筑城乡半小时交通圈。购置中型环保公交车50辆、豪华旅游包车50辆、新能源旅游巴士50辆,推进城乡公交服务网络向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延伸。完善公共汽车、新能源汽车、出租车互补的旅游交通体系,加速推进全县道路景观建设,加大通景区公路改造提升力度,加快景区、乡村旅游点辅道建设,不断提高旅游道路可进入性。各重点旅游镇建设休闲慢行步道、绿道,形成“快旅慢游”交通体系。 4.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完善旅游交通标识标牌,规划设置跨区域、乡村公路旅游交通指引标识,重点建设西安和宝鸡火车站、汽车站和高速、国(省)道入县口等重要节点交通指引标识,实现县城区、旅游道路沿线、乡村旅游点等地的交通和旅游标识标牌全覆盖,增强引导服务功能。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实施“以点带线,以线覆面”的旅游集散服务工程。规划建设麟游县旅游服务中心,在长途汽车站、高速公路出入口、乡村旅游区及4个进出县界设立区域性游客接待站,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形成以城区为核心、乡村旅游区和景区为补充,功能完善、服务齐全的游客集散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在县城区,碑亭、西海苑、慈善寺、千佛院、石鼓峡、北环线等旅游景区(点)、旅游景区沿线、乡村旅游点,规划建设旅游厕所和生态公厕50座。在县城新建停车场2处,停车位个以上。 5.优化旅游服务要素。按照标准化要求,持续强化对宾馆酒店、旅游餐馆、娱乐场所的规范管理,促进创新升级。鼓励发展四星级以上宾馆、经济型酒店、特色主题酒店、乡村客栈、农家宾馆、精品民宿、农家乐、房车自驾游营地,实现旅游住宿接待服务多元化。开发研制麟游特色菜系,培育特色餐饮企业,鼓励引进省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开展连锁经营,实现品牌化、集团化发展。在城区主要街道及重要景区(点)建成一批旅游购物场所,形成系列旅游购物点,加强旅游购物规范化管理。 6.培育研发旅游商品。加大旅游商品研发力度,做大做强传统旅游商品,开发一批以九成宫文化为主题的精品旅游纪念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纪念品。加快旅游商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血条面、小杂粮、核桃干粮、蜂蜜等特产品质,打响麟游绿色无公害产品品牌,让游客快乐、安心购物消费。 三、大力实施“旅游+”战略 7.促进多产业融合。实施“旅游+”战略,推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与相关产业和行业的相互渗透、深度融合,全力提升观光休闲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等重点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发展山水避暑休闲、康体养生、民俗文化体验等新业态。整合全县红色文化资源,系统化保护与开发、建设和管理,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激活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加快建设北环线、崔西路、凤凰山上山步道等体育基础设施,举办在全国、全省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做大体育旅游。发展光伏农业、高山蔬菜和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发展农业观光游、农果采摘游、农事体验游,壮大休闲农业,做优健康旅游。依托丰富林业资源,建设森林宾馆,开展野营、登山等户外活动,开发森林氧吧“洗肺”之旅,发展森林旅游。 8.建设智慧旅游平台。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创新应用虚拟旅游、度全景导览、音频视频导游、治疗女性白癜风疾病环吡酮胺乳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