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13日在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代省长林武的《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按照“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空间布局,推动太原都市区全力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相应政策,加快打造大同、长治、临汾三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积极推动其他六市建设市域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最早是年湖北省社科院学者秦尊文提出的。他提出:由于湖北人多地广、地域上东窄西宽,而省会武汉又偏于鄂东,客观上需要在鄂西确立一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省会武汉的“二传手”。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经济辐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政区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且距离省会城市公里以上远、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重任的大城市。要想成为副中心城市,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必要条件:第一,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一定的人口规模。根据统计资料分析,一个真正的副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不仅应当与周边城市相比有相对优势,而且其经济总量不得低于亿元(年标准)才有基本资格,否则难以称为“副中心”城市(西部城市除外)。第二,距离中心城市不能太近、太偏。比如湖北的黄石市很长一段时间是湖北省第2大城市,大型企业多,但因为与武汉市的距离只有80公里,绝对不可能发展成为湖北的副中心城市。按照这个定义,从全国范围来看,大约只有十几个城市能够称得上是标准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大同、临汾、长治来自网络年,长治、临汾、大同三市GDP分别为、、亿元,距离亿元的要求还差一半;人口数量分别为、、万,与太原市万人口亿GDP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三市距省会太原距离均大于公里。“省域副中心城市”虽然和副省级城市没法相比,但是也表明了这些城市在本省的重要地位,成为未来几年政策、人才、产业倾斜的区域。长治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辖4区8县,面积平方千米。长治历史悠久,周显王二十一年(前年)韩国在此首置上党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前年)秦一统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党郡为其一,“长治”原为潞安府府治所在县名,得名于明嘉靖八年(年),取长治久安之意。临汾市地处太原、西安、郑州三个省会城市连接中点,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一都”之称;该市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盛产小麦、棉花等,素有“棉麦之乡”和“膏腴之地”美誉;该市已形成多元产业体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市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之一;该市非物质文化种类繁多,有蒲州梆子、威风锣鼓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梅花之乡”、“剪纸之乡”和“锣鼓之乡”。大同,古称平城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九大古都之一,是山西省老牌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被列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有“北方锁钥”、“中国煤都”之称。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兴和县、丰镇市、凉城县毗邻,西、南与本省朔州市及忻州市的相连,东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及保定市相接;景点有云冈石窟、悬空寺等。这是山西省除太原外,被寄予厚望和大有发展潜力的三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三思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engzhenshizx.com/fzsms/134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