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丰镇市 >凉城县的私塾
时间:2022/12/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治皮肤病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8.html

清高宗乾隆十年(年),设宁远厅(今永兴镇),境内兴起了私塾教育。

乔树楠是宁远厅较早设立私塾教读的先生。他是山西五台人,先后在后营村、马王庙、天成村设私塾。其子乔活云继承父业,开设书馆于丰镇厅,从教40年。凉城籍名人刘汉出自其门下。在光绪年间,本地区较有声望的私塾先生有张呈藻、杨子伟、杨宝符、郭襄、杨濂等十余人。——年,宁远厅共考取科举文生26人,并保送龚东钧、李景全二人留学日本。

旧时“私塾”

这一时期,曹碾满族的教育以私塾为主;察哈尔蒙古族教育以寺庙教育为主,只有蒙古族上层才有享受文化教育的权利,而一般蒙古族群众则无权享受。

凉城私塾各地都有,多为富户设馆,聘请塾师教授子弟;亦有有知识的生员、贡生在自家设馆教书,教育子侄及村中学童。贫苦人家因交不起“束修”(学费),且需帮助家庭从事劳动,故绝少有能读书者。年出生的郑万年,幼年时即在家乡六苏木南房子村就读私塾。其子郑公甫幼年时亦在本村私塾读书,后于——年任凉城县教育会长,劝学所长。年出生的杨培抅,年任宁远镶红旗首领三章盖的家庭教师。光绪中叶后,又先后在香火地、西敖包、宁远等地设馆教书。清末岱海西滩许多生员皆出自其门下。

凉城县境内的岱海湖

后“西学东渐”,废科举,办新学,他又在家乡鞍子山免费办私学。年出生的麦胡图镇郭家村人郭天保,在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秀才,不为官,办家学,教育子侄及村中学童,宣传孔孟之道,以儒家思想育人。天成乡天成村人宋志刚6岁时(年)就入本村私塾念书,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曾任绥远师范学校校长、中山学院训导主任。曾任归绥师范学校校长的刘汉,于年在家乡十九号乡大河村设立私塾馆。

20世纪初,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度,推行学校教育。中华民国建立后,开始兴办国民学校。但是,本地区的私塾一直延续着。内蒙古中西部沦陷时期,实行奴化教育。许多有民族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拒绝为日寇服务,设馆教书,开办私塾。当时开办私塾的有大渔村、蓝家窑、松树沟、脑树营子、三犋窑、哈少忽洞、庄头窑、后补地等村庄。私塾一直维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至年,全县尚有私塾86所。随着新教育的兴起,私塾迅速消亡。

凉城县城内的公园

我是凉城热土,为正义呐喊,为苍生说话;忠心耿耿,忧心忡忡!拙作欢迎同仁和方家批评指正,并愿携手共勉!

(网源图片,侵权删除)

(本文参考资料:《凉城县教育志》)

.11.27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engzhenshizx.com/fzsly/198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