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经历过刚入学时两三个月的艰难困苦后,能够坚持下来的学生就是一种初步的成功。慢慢地,一切步入了正规,教学和生活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那时一星期上五天半课,休息一天半。我们本乡的学生基本上两三个星期可回一趟家,补充点给养,改善下生活。外乡的学生一学期只能回去一两次或更少。东山上来的学生要回家,只能是星期六下午五点多乘坐火车到丰镇城里,住上一晚,星期日中午才能再坐上班车回到家里,吃上顿饭再住上一晚,星期一早上坐班车进城里,再坐11点多从丰镇发出的火车返回学校,最快也得耽误掉半天的课程,所以东山的学生平时一般不回家,没钱了写信让家里寄点。 春节红中毕业考取院校学生留影 记忆中不能经常回家的学生在星期天大都是洗衣服,而我们离家不远的学生,衣服总是拖着穿回家去洗。不回家时星期天除了看看书,就是上街转转。我和同宿舍的常勇同学,在逛街时从饭店门口捡回些啤酒瓶盖子,回到宿舍后把里面的塑料软片抠出来,用红蓝油笔描画制作成象棋,再画上棋盘,在学习之余娱乐一番,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红中初中、高中班部分学生与教师合影 学生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长了,彼此熟悉后,慢慢的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有时相好的同学,在星期六回家时,互相邀请,走走串串,一来能增进同学间的情感,二来也可改善一下学校里清汤寡水的生活。离学校在二十里以内的学生,星期六晚上都能回到家里。刚回去由于家里没有准备,只能吃点家常便饭。最寄希望的是第二天的中午,家里大人们都能给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起码也能吃上油饼、油糕之类的油炸食品,或是馒头烙油饼,副食大烩菜;家庭条件好点的、在家里位置重要的同学,回到家里副食还可吃到炒鸡蛋、炒肉菜之类的腥荤饭,蒸一顿包子或包一顿饺子也是常有的,临走时还能带上点好吃的。有时我们去了同学家也能帮大人们干点活儿,那也是象征的意义多,毕竟只有一上午点时间,又都是荒身子,家里也不指望能做多少营生,到了下午三四点就又返校了。返回学校的当天晚上一般都不订饭,只吃从家里带来的干粮。油旋饼学校里每个星期六的晚饭可以吃一顿白面馒头,这是学生们期待一周的事。但也有的学生上午订好了饭,因临时变化下午回家了,一般是订好的饭不能退,无奈只能把这顿美餐让位给要好的同学。我的同桌同学福虎有一次就当了一回“要好的同学”,晚上他吃了自己的一份饭和另一份的菜,另一份的馒头没舍得吃珍藏了起来。第二天上午,我俩在教室里学习了一会,感觉肚里空空如也,无心再学,此时,福虎同学把我神秘地领到他的宿舍里,从行李底掏出了一个用作业本纸包裹着的还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馒头,我俩分食了那个此生最为难忘的充满同学友情的唇齿留香的人间珍品,吃在嘴里醇香爽甜,不像现在的馒头一样细腻无味。就是这半个馒头,奠定了我和福虎同学一生的友谊。我俩在困难的时候“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不是兄弟胜似兄弟,到今天我们聚餐时,我总是以这个事由得和虎子同学多干几杯,让人们见证我俩“肝胆相照”的友情。每年进入六月份,学校毕业班的课程就都结束了,老师们开始给学生进行综合的复习。那时的中考全市排名很重要,各公社中学都有初中毕业班,加上县城的几所中学、铁中,共有三十多所中学,能够在全县排名前列的学校和校长都很荣耀。那时学校里的老师都是教育局分配调配的,学校无权招聘或争取。师资力量是固有的,能够提高成绩的做法只有校长对老师们潜力的挖掘和小微的奖惩,当然更重要的是老师们的自觉行动和敬业精神。到了复习阶段,学习时不再那么的忙碌了,更多的是讲求考试技巧。各科任老师都在千方百计寻求试题,自刻腊板印制试卷模拟考试,对于模拟中不会的或容易出错的试题进行重点解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临考前各教研组老师都要根据教学大纲并结合往年试卷进行押题,这也是备考的一项重要举措。到了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学生们在花费上也比平时大方了许多,一则毕业时购买参考书籍、印制考试试卷、毕业照相等项目多了需要钱,二则给学生补充点营养也很重要,回家和家长要点钱也显得理由充足了。那时学校里不供应早点,街上也没有早点铺子,只有盖启生老汉开的小饭馆,也是中午晚上卖点炒饼面条之类的饭食,那也不是我们能光顾的地方,最多只能是路过了闻闻炒菜的肉香味。红中师生大聚会毕业班的学生早上不用上早操了,都各自外出背书去了。到了早自习时,众人回到教室,腹中空空,要是放到平时,也只能是坚持加克服了,但在临近中考时,大家也有了破点费的想法。于是有的学生偷偷的去供销社买个月饼,也有吃从家里带来的白皮面饼子,我和同桌福虎同学只能是望梅止渴。记得有一天的早上,庆和同学看见同学们刻苦的复习而又忍饥挨饿,于是发猴发善发凉,提上书包跑到坝沟村大店里赊回了一书包油旋饼,给每个同学分发了一个。油旋饼是用软面做的,丝纹有序,焦黄酥脆,表层上面依稀可见点点沙糖,吃在嘴里香甜爽口,回味无穷。男同学们都是狼吞虎咽,就地消灭。女生们则用手绢包好拿回宿舍慢用,或是放在桌坑里小块细嚼。这样的美好场景大概有过五六次,记得当时一个油旋是一毛八,临毕业离校时同学们都付清了货款,那也得感谢这些热心肠而又有点当地关系的同学们,让我们临近毕业时也能奢侈一会,至今记忆犹新。有时我常想,人生就像一杯酒,不会辣一辈子,但会辣一阵子,越是慢慢品味,越会觉得醇香。功夫就像一张网,我们把它撒在那里,收获就在那里。忙忙碌碌是辛苦,奔奔波波为幸福,人生最精彩的不是成功的瞬间,而是一个坚持的过程!难忘红中(一)难忘红中(二) 难忘红中(三)难忘红中(四) 作者:贾征,红砂坝王家卜人,曾在红砂坝乡政府、旧城区办事处、丰镇市人大、丰镇市规划局工作,现任职于丰镇市自然资源局。 丰镇同乡会我们都是丰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