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地主帽的宋门人 文/陈玉峰 土改运动划定成分时,宋家孩大老小人人头上戴了顶地主帽子,和村子里另外几家有钱人家一样被斗地主分田地,从此过上了低人一等的日子,早年间村里开会还要先让一些成分不好的站台子上低头认罪,大冬天时不时被勒令出去扫大街,印象中成分不好的人随时都可能被批斗,家里孩子们都备受歧视。 宋大于年冬至日去世,享年78岁。先后娶过三位夫人,养育了五女三子,长子宋良娶妻生子,勤劳耕作养家糊口,一生仁厚待人谨言慎行,村人好评甚多,两个儿子历经坎坷求学路,最后赶上国家恢复高考先后考取了学校,事业顺遂、生活富足,女儿们也都生活安定幸福,孩子们都很孝顺。宋良夫妇年轻时受成分所累生活不易,老来生活安逸,福寿双全。我跟他家大女儿玉爱同班上过学,至今记得每逢学校让填写家庭出身时玉爱的卑微屈辱神情,以及后来成分论稍微降温后的扬眉吐气,后来玉爱出车祸丧生,家里人悲痛自不必说,我们听到了都痛惜不已,文旦旦的姑娘说没就没了,美好人生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宋大次子得锁打了一辈子光棍,最小的儿子存锁半路地成家,也算老来生活有个着落。宋大有个女儿嫁到丰镇,那个女儿可漂亮呢,我见过照片,梳两条大长辫子,秀气文静,长相不亚于明星,可惜没活个大岁数。外孙女也叫玉凤,心灵手巧的,十几岁就能做针线活,来姥姥家还帮着姥姥做营生呢,每次她来姥姥家住我们都出来进去的在一起,走的时候彼此舍不得,我喜欢听她脆生生的内蒙口音,她也笑着学我们说一些方言。 宋二年病逝,在弟兄四个里走得最早,女儿梅兰最大,两个儿子,长子宋和子,次子宋二帮,都是好人才、好口才,都会说书,我最喜欢听二帮说书,二帮书说得好,不经师傅学会了上鞋,十里八村的女人们都去找他上鞋,后来人们都穿买的鞋,上鞋没生意了,二帮又无师自通学会了做纸扎,一辈子靠着手艺谋生衣食无忧。英俊潇洒、才艺双全的宋二帮,就因为一顶地主帽子打了半辈子光棍,最后也是半路地成了个家。 宋四年离世,这是一位很会享受生活的老人,前面讲过,村里第一个骑自行车的就是他,我母亲生前跟二毛仁妈格守的好,常去他们家串门,回来念叨二毛仁爹变着花样做饭,高粱面馅饼做的卡好吃呢。二毛仁是宋四的次子,人长得高高大大、白白净净,就因为成分所累岁数挺大了还没娶过媳妇,至今记得村里半大孩子们见到二毛仁就喊“二毛仁,不喜人,抱住个枕头当女人”,二毛仁最听不得这句话,每次都会满世界追着孩子们骂,他越这样孩子们越喊得起劲。父亲去世后二毛仁跟着母亲投奔远在内蒙的大哥去了,他大哥回村我没见过,婆婆家有一个水泥柜就是他大哥给做的,也是一位能工巧匠。听说后来二毛仁在那里娶妻生子,日子过得挺好。 弟兄四个宋三活得岁数最大,具体去世年月不详,我跟宋三的外孙女改弟小时候常在一起玩。改弟也是小小年纪没了妈,有一次我、改弟、玉凤、玉转相跟上一起往村西头走,街上不知哪个女人说四个女女儿三个没妈的,我们都听到了这句话,谁也没出声。印象里宋三有两个女儿,改弟妈最大,抱养了一个儿子,后来当了工人,举家到了外头,孙子孙女好几个,现在都发展的很好。 头顶地主帽的宋门人,在唯成分论的年月里跟所有成分不好的人家一样,谨小慎微地生活劳作着,很多人因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时代造就了一些人的遭遇,成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左右着一个人的政治生命。不过比起村里那些在土改运动中备受凌辱甚至丧生的人,宋家又是幸运的,用宋平平的话说宋家人在土改中连根手指头都没掉,高石崖土改运动中死了四个人,有几个听来十分凄惨,栗黑窑村子不大,土改运动死了二十多个,润奎妈头婚嫁给栗黑窑老财人家,老公公就是土改时被媳妇们用洗衣捶打死的,润奎妈后来嫁到我们村就怕打雷,说自己当年参与打死公公葬良心了,人们劝说那又由不得你,你们也是被逼的,造化弄人。 作者简介:陈玉峰,女,城区退休教师,新荣区破鲁乡高向台村人。 更多精彩,请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engzhenshizx.com/fzsly/152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