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网瘾及网络倾向青少年超四千万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kuaixun/20955.html 浅谈大同在万里茶路上的定位 高平 清代,万里茶路形成,南起福建五夷山,北至库伦(蒙古乌兰巴托)恰克图,西至欧州,那么大同在这条万里茶路上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定格在什么座标上,本文拟就此谈一下个人的肤浅看法。 一、《清实录》、《晋商茶路》、《山西省志》中一些有关大同的记载 1、《清实录》中一些有关大同的记载 乾隆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乾隆帝谕曰:“前黄廷桂奏请于晋省购买驼二三千只。已有旨令于直隶、山西两省如数购办解往。今据黄廷桂奏称,驼只一项,宜多为筹备,务须购足二三千只,迅速解往等语。昨裘曰修称,大同一带,见商驼甚多,若及时购买,尚属易得。著谕明德(山西巡抚)即速委员,多方购办二三千只,解甘应用。” 乾隆二十九年()三月初十日,山西巡抚和其衷奏:“请开宁鲁口以通商旅,以便民生。晋省北部向来有边墙一道,蜿蜒九百余里,历年久远,半多残缺。长城以内大同、朔平、宁武等府,长城以外归化、丰镇、宁远等厅,数十年来,内地人民到边外各厅垦种贸易,加之征粮纳赋,常见穿墙来往,络绎不绝于道者。查边墙一带,旧设堡门四十三处,其杀虎口等三十五处口俱已开通,允民穿行。每口建立木栅,驻扎官兵,负责启门稽查,以便商民出入,历久相安无弊。唯有宁远厅之碌轴等三十多个村庄不能取便。以致碌轴等村民贩运粮物必绕道而行杀虎口、保安等长城口,逾越崇山峻岭,肩挑驼载,往返三至四天才能到达内地。且左云等县地瘠民贫,全靠碌轴等村之米粮接济,如此交通不便,实于民生大大不利。为了黎民百姓,本官朔平知府皆到边墙处实地查堪过,一旦启开宁鲁口,亦不会妨碍国家边墙军务,恳请开恩俯准。得旨:‘可开宁鲁口’”。 乾隆四十八年()七月初三日,乾隆帝谕曰:“贼犯马之玉等在蒙古地方伙众肆窃马匹数十匹之多,情节甚为可恶,不可不究拿伙党严行惩治。至守口弁兵,稽查匪类系其专责,乃把总张孝(隶大同镇)等串通兵丁受贿纵放,尤属大干法纪,无论得赃之多寡,自应一律从重治罪。著传谕农起(山西巡抚)遵照审办。” 乾隆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由于自恰克图停止贸易以后,因大黄为俄罗斯所需之物,价格倍增,致使走私贸易猖獗,屡经严禁,但商人等冀图厚利,将大黄带往新疆,转售与俄罗斯,乾隆帝传谕山西巡抚等,实力严饬张家口等处,不得将大黄出口。山西巡抚海宁上奏朝廷曰:“大同府沿边一带界连蒙古与俄罗斯较近之地,所需大黄各赴内地购买,令其呈照地方官,发给印票,注明觔数,行知经由关口验票放行。如私行夹带及无票之商,即行拿究。” 乾隆五十八年()五月,山西巡抚蒋兆奎奏:“山西省北边墙一道中,有杀虎、宁鲁、得胜等三十六处,向于杀虎口设立监督,凡货物往来必由该口投税放行。乾隆三十九年经前抚和其衷奏请,于左云县属宁鲁口添设税口,税务仍归杀虎口监督派人征收,奉旨允行在案。兹查,近来各货多在大同府城聚集,由府城出宁鲁口至丰镇发卖,计程三百六十里,出杀虎口远至五百二十里。道里既远,则脚价增添,货物因而昂贵,若由大同府出得胜口添设税口,镇厅经止百里,道里甚平坦,车辆可通。请于得胜口添设税口,俾货物就近投税,赴丰镇实属商民两便。”朝廷“从之”。 道光六年()十月十九日,因征调各路官兵并粮饷军火器械,由甘肃赴回疆镇压反清起义军,急需备用大量驼只远送,道光帝于是日谕内阁:“福绵(山西巡抚)奏,分路购办驼只,拟由内地行走。前因军营需用驼只,令福绵于杀虎口、归化城等处如数(六千只)购备,……现当军需孔亟,此项驼只,著即分投购备,由陕境解送前往。” 同治二年十二月十三日(.1.21),据杀虎口监督俊达上奏朝廷关于“请严禁奸商绕越,由地方官协查,并禁东西边口私行出入货物”各一折,同治帝谕曰:“……自杀虎口起,东边一带至新平口内,除得胜口照例征税,宁鲁口严稽过货外,其西边一带至陕西神木口止,所有私行出入货物牲畜均属严行禁止。并饬守口弁兵,常时驻守,实力盘查,毋得仍向玩忽。” 2、《晋商茶路》(程光、李绳庆编著)中一些有关大同的记载 茶帮“渡过黄河后,从沁阳县取道太行山峡谷,北上泽州、长治,走出上党山区,经子洪口进入晋中谷地晋商的家乡。在祁、太老号稍事休整后的晋商,全部改换畜力大车,经徐沟、太原、阳曲、忻州、原平,直抵代县黄花梁。此时,一部分沿“走西口”的通路,经岱岳(山阴县)、右玉,穿过古长城的杀虎口去了归化(呼和浩特)包头,大部分经应县、大同到达塞上重镇张家口。” “清代大同成为连接欧洲的商品集散地,马帮、驼帮终年不绝,更是‘茶马之路’上的重要商埠。大同市西北长城上的新荣马市,明代就已开放,曾相当繁盛,清代转向正北与内蒙交界处的得胜堡,店铺林立,旌幡飘摇,商市相当繁华。” “张正明《清代的茶叶商路》就记录了福建茶叶运至汉口后去往张家口的路线,‘转汉口至樊城起岸,贯河南入泽州,经潞安抵平遥、祁县、太谷、忻县、大同、天镇到张家口。……无论是销往西路或北路的茶叶,必经张家口集中转运,这似乎已成一种行业习惯’。” “逐渐形成的张家口为枢纽的几条旅蒙商路:……4、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大同——张家口——北京;5、大同——张家口——多伦诺尔(今内蒙锡盟多伦县,“山西会馆”尚存)”。 清王朝统一内蒙古地区后,设杀虎口监督署,署下设大关总局,管辖宁鲁口、归化、高庙、得胜口、新平口、朔平、西镇川、小村、西包头、河保营各分局和东镇川、托克托、皇甫川等税卡。 3、《山西省志》中一些有关大同的记载 该志为日本同文会编,调查工作着手于年,年三月成书,故书中记载的应是清末民国初的情况。 “此地自古以来便是山西北部的重镇和附近物产的集散地,因而大街各种商店鳞次栉比,尤以钱铺最多,竟达三百四十余家。商业原来颇为发达,……北门外有很多货栈和旅店……” “城区略呈椭圆形,以四牌楼为中心,街道向四面延伸。以东、西、南、北四大街及北大街中段向西拐的大府巷等处为繁华地区。街道比较宽阔,大致有八九米,而且分为人行道和车行道。……但中间的车行道是土路,天气晴朗时,黄尘滚滚,遮天蔽日”。 “南关(南门外)住户、商店栉比鳞次,有很多制茶作坊。北关(北门外)地当通往火车站及其他地方的要道,马路宽阔,有不少地方可令人忆起昔日繁华景象。” “交通四通八达。……远自北京、张家口,北至丰镇,均极便当。” “此地(大同县)有如下几处会馆:广东会馆、八旗会馆、榆次会馆、湖南会馆。……大同是大同、阳高、朔平、平鲁等地的商品交易中心市场,人口两万,商业繁荣,……此地的牙行均自营批发业务,并拥有仓库设备,故一般称为货栈。有的牙行还备有客房,成立了行栈组织,为客户的交易提供方便。经营的商品有的由北京、天津、张家口运来,再转往各地,有的经此地运往省外。 现将主要贸栈的名称和经营的商品列下: 积成公司(粮食、木炭) 合顺公司(粮食、木炭) 永源行栈(杂粮) 清昌公栈(粮食) 平和行栈(粮食) 东成栈(粮食) 明清栈(皮毛) 鲁麟栈(皮毛) 此外,拥有客户的货栈如下: 福成店、天德店、道德店、琵琶店、南永顺店、大德店、恒隆店、天吉店、合盛店。 天镇“经营批发业务的牙行有以下三家:庆合局、庆合公、义合局。” “钱铺的业务比较繁忙,钱铺除主要办理货币兑换外,据说很多还无限制地发行钱票,以维持资金周转。……” 现将其中主要几家的字号列下: 字号 地址 资本 字号 地址 资本 中永兴 大南街 一万元 万巨源 牌楼东街 五百元 广巨源 大南街 一千元 德盛荣 大西街 —— 晋元盛 牌楼东街 —— 源盛厚 大西街 —— 德兴永 大西街 —— 天元荣 大西街 —— 庆和成 大西街 —— 芝兰盛 大西街 —— 广生栈 大北街 —— 德馨恒 大西街 —— “阳高钱铺有以下三家:德庆永(西街)、万泰和(南街)、德顺永(南街)” “大同是仅次于省城太原府的城市,地当山西省通往京津地方及蒙古方面的交通要冲,……雁门以北的商业中心。……现将大同至各地的交通道路列下:一、自大同至张家口及京津地方。……二、北经丰镇至归绥县城线。三、南过雁门关至太原线。四、西南经怀仁、朔、河曲至陕甘地方线。五、西北经杀虎口、宁远至归化城线。” 二、几点肤浅认识 “论从史出”,一切历史结论,必须由史实说话,以史实为基础,以史实为依据。从以上“三书”的史实看,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大同是连接欧洲的商品集散地,更是“茶马之路”上的重要商埠。是山西北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是山西仅次于太原府的城市,往来“各货多在大同府城聚集”,成为山西北部最主要的货物集散地。 2、交通四通八达,是山西省通往京津地方及蒙古、欧洲方面的交通要冲。 3、控驭着山西北部长城沿线的三十六处交通关卡,其中有三处主要税卡,即杀虎口、得胜口、宁鲁口,及杀虎口监督署下设的局、卡的大部,即如高庙、新平口、河保营等,这些税口都由大同绿营兵驻守。 4、具有强大的驼只远途运输能力。《清实录》载:大同一带,商驼甚多。仅一次就要在杀虎口和归化地方征购六千余驼只。骆驼号称沙漠之舟,这就佐证了大同地区集聚了万里茶路上长途奔涉的强大运力。从而出现《晋商茶路》一书中所描绘的“马帮、驼帮终年不绝”的景象。 5、大同的商业十分发达,大同城的大街上,“各种商店鳞次栉比”,“商业原来颇为发达”,“雁门以北的商业中心”。清代的得胜堡,店铺林立,旌幡飘摇,商市相当繁华。 6、大同的外向型经济相当兴盛,仅大同城内的钱铺“竟达三百四十余家”,主要钱铺字号即有“中永兴”等12家。外地驻同会馆即有广东会馆、八旗会馆、榆次会馆、湖南会馆四处之多。大同县城的各色牙就有三百一十名(《大同县志》)。“牙”即为商业经纪人,“牙行”即经营批发业务的商行,大同城的主要牙行(货栈)就有积成公司等8家。 由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同是晋商茶路上的一个主要节点,也是万里茶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应该说是名至实归,众望所向的事情。山西北部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与其相抗衡。 三、主要原因 追根溯源,大同之所以能够成为万里茶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有其种种原因,我以为最少有这样三点值得一说。 一是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正如《山西省志》所言:“大同是位于山西北部平原中的大城市。以往所以成为山西北部商业和政治上的中心,并在军事上占据重要地位,是由其地理位置决定的。如今此地的商业亦不见有严重的凋敝景象,凡进入山西北部地区的商品,仍均由该地中转。” 二是深厚的历史积淀。大同在北魏时,作为京师的平城,是中国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和国际大都会。及至“辽代(—),西京大同设市,为货物贸迁之所。除设榷场与北宋通商外,还与女真、丁厥、焉舍、波斯鲁、高丽等国通商往来,多为茶马互市。元统一全国后,大同通往蒙古、俄国的商路得到拓展,西方各国使节、商人、旅行家、传教士接踵而来,大同成为北方重要商都。明代大同不仅是九边重镇,同时是蒙古‘入贡’的必经之道和蒙汉人民贸易的重要场所。”隆庆五年()秋,与蒙古贸易的马市 “贡道确定后,这里经常是‘贡使络绎,商队接踵’。蒙民以马牛羊骡驴及皮货换取中原的绸缎布绢棉”帛等(《晋商茶路》)。上千年历史积淀,为大同成为清代万里茶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三是现实的原因。清代,大同仍不失为山西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别是仍不失为清政府的一个军事重镇。其时,作为行政区划的山西大同府辖州二(应州、浑源州)、县七(怀仁县、山阴县、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大同县)。那时的蔚州、广昌亦为山西大同府属。而作为军事区划的大同镇辖本标中、左、右营及分驻之一协(杀虎协:协标左营、协标右营),二十四营(河保营、保德营、宁武营、偏关营、镇西营、平鲁营、靖远营、归化营、水泉营、新平路、浑源营、天成营、阳和营、得胜路、丰川营、助马路、怀仁路、东路营、忻州营、北楼营、灵丘营、山阴营)。各协营共分防汛地处。营汛又共分管墩塘处。而且雍正三年前,朔平府之朔州、右玉县、左云县、平鲁县以及乾隆十五年()始,迄于光绪十年()之丰镇厅亦归属大同府管辖。 这些原因造就了大同、成就了大同,大同历史地、理所当然地担负起了清代万里茶路上一个重要节点的重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客观现实的必然,地理位置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定位,客观的定位,自然的定位。 阅读以下文章更精彩 1,大同贡道、马市与“万里茶道” 2,朗诵:我的古堡我的家 3,宣传、保护长城从我做起 4,朗诵:祖国我在长城边为您歌唱 5,朗诵:亿万年后我们还会遇见 6,长城人家--唱小曲 7,朗诵:一天,一眨眼;一年,一秋寒 8,朗诵:老袁私语(期)大众的导图 9,朗诵:一半是光阴一半是心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engzhenshizx.com/fzsly/135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