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生态立镇产业富民融入区域推进发展

――全丰镇融入三省九县区域加快生态产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全丰镇党委书记余于国

县委提出突出走特色路、建中心城、打生态牌,争得三省九县龙头地位的宏伟目标。4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修水地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点,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实施,将给修水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丰镇接壤湖北崇阳、通城两县,是修水与崇阳相通的桥头堡。我镇作为边陲山区乡镇,应主动作为,适应新常态,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以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为重要抓手,全面加强与周边县、乡的对接合作、互补协作,在服务全局中谋求本土的发展升级。这对于推进“绿色发展,打造美丽富饶新全丰”、写好修水争夺三省九县龙头地位的全丰篇章、实现全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丰对接区域发展生态产业的优势

1、优越独特的区位条件

全丰镇地处修水西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幕阜山脉中段南麓,地势四面环山、中部平坦,是江南丘陵地貌中独特的山间小盆地;全镇面积.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万,素有“红色故土、绿色家园、曲艺之乡、文化之乡”的美称,是汉代西平县县址所在地,也是近代苏维埃安华县、通修劳农政府驻地。随着崇阳县环幕阜山旅游公路与我镇小山界对接,至崇阳县城仅35公里,距武汉不足公里,南面距省道辽南线仅7公里。近年来,随着农村交通网络的形成,全镇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通自然村公路硬化率达80%。

2、得天独厚的优渥资源

全丰的自然条件与人文资源得天独厚,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富饶辽阔的绿色资源。境内有山林面积11万亩,其中草场面积3万亩,系江西四大高山草场之一,农作物覆盖面积1.7万亩。第二,优质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储量多、品位高、开采价值大的矿藏有石英、钒(石煤)、黄金、大理石等。第三,潜力巨大的能源资源。高山草场面积3万亩,较为出名的有大湖山高山草场等,其中可载光伏发电项目面积达亩,风力发电、生物质能等开发潜力达10万千瓦以上,已有多家公司正在洽谈合作事宜。第四,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全丰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独特,大湖山、百丈崖、观音岩、宝山寺久负盛名,闻名遐迩。随着黄龙山旅游开发项目的实施及与崇阳县旅游项目的对接,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前景广阔。第五,悠远厚重的人文资源。全丰历史悠久,文化鼎盛,向来闻名遐迩。古汉墓群、塘城老街、西平县旧址、红一军一师一团旧址、安华县旧址等文明古迹鳞次栉比,不胜枚举。乡土文化特别活跃,形式多样。全丰花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宁河戏常年在周边市县乡镇演出,深受群众喜爱,今年七月还曾在全国曲艺比赛中摘得两枚金奖。

3、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全丰人民以饱满的发展热情和高昂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加快赶超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事业之中。集镇新区建成面积0.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达有余,建成宜居宜业中心村3个。绿色农林产业方兴未艾:成立合作社11个;建成油茶基地5个,总面积达亩;茶叶基地2个,总面积达亩;培植生态公益林5万余亩,山林草场畜牧养殖业等现代农业欣欣向荣;交通、教育、卫生等事业近年来也在快速提升,走在全县乡镇前列。

 二、全丰对接区域加快生态产业发展的思考

全丰应抓住“修水地处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休闲区”中心、全省秀美乡村建设以及三省九县区域发展三大机遇,坚持生态立镇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红色、古色、绿色三大特色,积极对接和融入区域发展,做好“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城乡统筹”三篇文章,实现绿色崛起、产业富民。

1、主动作为,全力保护修河源生态

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积极融入修河源生态一体化建设。一是加强山林资源保护。在现有5万亩生态公益林基础上,通过全面实行封山育林,实现公益林全覆盖。二是加大荒山造林。推进2万亩低产林改造,实施3万亩天然草场保护。重点鼓励和引导茶叶、油茶等产业发展,打造万亩油茶乡镇。三是加强农村“六乱治理”,杜绝人为因素对环境和生态的污染与破坏,建设秀美靓丽新全丰,申报省级生态乡镇。 

2、积极培育,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充分利用耕地、荒山、草场等优势条件,培植农业产业大户和生态养殖大户,支持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建好“五大产业基地”:以黄沙段标准化农田为中心的中部万亩优质水稻基地;以碧环、全丰等村为主的万亩油茶、茶叶基地;以苏区、官坑等村为主的林产品基地;以苦藤、半坑为中心的北部千头肉用牛、万只山羊规模的畜牧基地;以大湖山、观音岩、老苏区为依托的休闲农业基地。

3、融入区域,努力建设新兴旅游区

按照“景区为主体、生态为特色、文化为灵魂”的思路,充分利用优质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黄龙山――青山水库森林公园(崇阳县)旅游一体化区域发展规划,重点推介和打造以大湖山、百丈崖、观音岩、宝山寺等为重点的休闲度假景区,以秋收起义、苏维埃旧址为重点的红色革命景区,以全丰花灯、宁河戏为重点的乡土文化景区。同环幕阜山旅游线路对接,把我镇打造成湖北(崇阳)进入黄龙山旅游第一站和黄龙山旅游区周边景点。

4、依托资源,着力打造新型绿色产业基地

一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利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矿产资源和生物质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重点支持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二是加快项目跟踪对接,确保上海航天科技8万兆光伏电力和大唐公司风力发电项目早日落户。把我镇建成湘鄂赣边区新型绿色能源基地,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5、统筹城乡,扎实推进农村一体化发展

加强城镇建设,做精做特小城镇,积极创建文明城镇、卫生城镇、环保示范镇。抢抓扶贫攻坚机遇,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争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突出产业扶贫与移民扶贫,培育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新建1个中心村,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贫困地区生产发展,增加贫困人口经济收入,改善贫困家庭生活条件,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实现三年全面脱贫。

三、做好生态立镇产业富民的工作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和规划编制

一是成立全域生态产业发展办公室,由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抓好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协调,全力支持全域生态产业发展。二是突出全境发展规划,要把红色、古色、绿色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强项目包装宣传,明确生态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等各项政策,全力扶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

2、推进招商引资和创业孵化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以商招商、推介招商,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意识,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其次,鼓励和大力支持全民创业、返乡创业,培养本土人才。例如我镇在北京创业成功众人士胡伟返乡创办的农业生态园就是一个成功范例。最后,还要落实工作责任制,确定年度工作任务落实到责任单位和村,纳入村级管理考核体系,为全域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提供力量支持和制度保障。

3、维护发展环境和发展氛围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必须继续强力推进“六乱”治理;加强产业发展,必须营造浓厚发展氛围。大力推行念好“山”字经,做活“林”产业,写好“绿”文章,进一步加大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培植林业支柱产业。推行“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为产业户提供技术、生产资料、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提高龙头企业的服务能力。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共同体。

该文转至修水党校《幕阜论坛》

赞赏

长按







































儿童白癜风怎样治疗
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engzhenshizx.com/fzsly/12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