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永丰镇元龙陈家营自然村是昭通市首批5个易地搬迁扶贫建设示范点之一,一年前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镇、村、组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紧紧围绕“新村、新房、新景、新产业、新生活、新发展”的理念,在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中重点发力,帮助群众建设新村、排忧解难。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的陈家营村美景如画,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风景如画

10月24日,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如洗。记者在陈家营村看到,群众的房屋已基本建设完工,青瓦白墙格子窗的房屋掩映在绿树中,格外漂亮;特别是村子中心的广场边,蔚蓝的天空下,白色的房屋、绿色的树木倒映在水面,美得如诗如画。几位村民在广场上晾晒玉米,有说有笑,格外和谐。漫步村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干净整洁,路边安装了美观实用的太阳能路灯,道路两旁的房屋错落有致,村民们在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草、蔬菜,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格桑花、菊花开得正艳,随处可见大辫大辫的金黄色玉米,整个村子农味十足,美丽宜居。

村庄景色

据悉,陈家营自然村居住着元龙村8、9组的户群众共人。长期以来,群众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落后,生活困难。永丰镇紧紧抓住机遇,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风貌、统一建设”和“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田园风光”的要求,综合考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和群众实际需要,对道路、广场和群众房屋等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拆除了户群众的土坯房,按照统一设计的样式,全部新建为砖混结构的美丽新居,对38户群众的红砖房进行了风貌改造。除了房屋建设和风貌改造外,永丰镇还着力完善陈家营村基础设施,在干部的带领下,群众通过一事一议调平了土地,将节约出的3亩多土地拿来建设小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8米宽米长主干道1条、5米宽群众串户路5条,保留村中古树、古井,修建了水体公园和活动广场及老年活动中心,做到房屋建设和基础设施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真正建成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农家田园风光。为打造平安、和谐、文明新村,镇、村两级还帮助陈家营村制定了村规民约、环境卫生保洁制度等,动员村民努力净化、美化环境,争做文明户、文明家庭,树立社会主义新风。

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陈家营自然村面貌焕然一新,也给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元龙村9组的秦绍国一家是房屋拆除重建户之一,在镇、村、组干部的指导帮助下,他们家建起了占地多平米的新房,又投入12万元开起了超市。

民居客厅

便民超市

走进陈家营9组村民王寿友家中,装修一新的房屋内,时尚的沙发、大彩电、饮水机等家居用品一应俱全,两层半的小洋房里里外外被收拾得干净整洁。热情好客的王大嫂拿出红彤彤的红富士苹果招呼着我们,她告诉记者,以前住的是破烂不堪的土墙瓦房,天上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现在在政府的支持下把房子修好了,老伴和儿子都出去打工挣钱了。今后生活会一年比一年好。

美丽民居

为增强陈家营村脱贫致富的原动力,永丰镇坚持“建扶培”同步推进,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因户施策、精准发力,现已引进一家大型黄牛养殖公司入驻,通过流转土地、租金入股、在基地打工等方式帮助当地户群众增收。此外,村“三委”还多次组织开展了技术工培训,先后培训了人,让他们掌握一门技术后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在原有种植葡萄、核桃的基础上,引进三七种植80余亩,种植车厘子亩,逐步形成了养殖规模化、种植园区化的产业格局。

编后语:

从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到设施完善、景色宜人的美丽乡村,陈家营自然村的美丽蜕变只是昭阳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当前,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相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一心、不懈努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文图

赵磊明刘跃武

审核

邓龙启杨玉昆

编辑

曾巍校对

李洁

投稿邮箱:

qq.







































北京看白癜风哪最好
武汉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engzhenshizx.com/fzsly/113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