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近日,央视报道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一句“南阳遗址考古工作获得重要发现”引起市民兴趣:雄安也有个南阳?天下到底有多少个叫南阳的地方?

南阳遗址揭面纱

天下南阳知多少

年出版的《毛泽东瞩目南阳》一书,曾介绍了国内外以“南阳”命名的多个地方。

除了南阳遗址所在的南阳村,国内还有几处以“南阳”命名的村、街。如浙江张村乡南阳村、湖南西阳乡南阳村、河南郑州市南阳寨等处。

至于乡镇,以“南阳”命名的就更多了。江苏大丰、山东微山、福建沙县、湖南株洲等29个县市,下边所辖乡镇中,均有“南阳”一地。

山、河、湖、路、桥也有以“南阳”命名的:广东西部有南阳山、内蒙古丰镇有南阳河、河南郑州有南阳路、山东济宁有南阳湖,咱南阳市还有座南阳大桥。

《毛泽东瞩目南阳》一书的作者李保铨认为,山南水北为阳,“阳”字古音读起来嘹亮顺畅,所以常被用作地名。而古人为地方起名非常注意山水走向,习惯把位居山南水北、后高前低、背风向阳之地命名为“南阳”。

受中国历史文化影响,周边国家也有“南阳”这一地名。日本有南阳市和新南阳市,其中日本南阳市还是我们的友好城市;朝鲜北部有南阳镇;缅甸有两个南阳村:腊戌镇南阳村和伊洛瓦底江畔的颜南阳村。

古今南阳存几何

尽管有多处南阳,但现今的中国版图上并没有南阳县。

据了解,中国历史上曾先后出现10个南阳县,其中河南修武(战国时称南阳县)、四川什邡(西晋时称南阳县)、湖北当阳(南朝时称南阳县)、安徽寿县(西魏时称南阳县)等9个地方在元朝以前就已更名。硕果仅存的河南省南阳县,也于年因撤地设市更名为宛城区。

以南阳命名的省辖市,目前国内只有我们河南南阳一家。

我国古代曾有6个南阳府,其中5个在隋代以前先后废置:河南郏县西北(东魏时设置南阳府)、湖北随州(西魏时设置南阳府)、湖北谷城东南(南朝时设置南阳府)、四川境内(南朝宋齐时设置南阳府)、江苏铜山西北(东魏时设置南阳平郡)。只有我们南阳市,自公元前年秦昭襄王设置南阳郡始,数千年来,名称未变,且一直保持府署级、地市级建制。

阅读延伸秦始皇钦定保留宛城南阳郡

春秋战国时期,齐、楚、秦、燕、赵、魏、韩各诸侯国均有南阳这一地名,其中,齐国南阳(郡治在今山东邹城,被史学家称为“邹县南阳”)、晋国南阳(郡治在今河南修武,被史学家称为“修武南阳”)、楚国南阳(即今日南阳盆地之南阳)因地理位置险要,成为各诸侯国争夺之地。

自古“南北纷争,以(楚国)南阳为孔道”。楚国南阳是秦楚魏韩四国角逐的重要战场,秦占领南阳盆地,即可南侵荆楚,北控韩魏;楚占领南阳盆地,可西拒强秦,北逐韩魏;韩国魏国占领南阳盆地,则可南灭荆楚,西抗强秦。四国在这里进行了长达70年的拉锯争夺战,最后,秦国全面占领南阳盆地。秦昭襄王于公元前年正式将南阳盆地和鄂西北部分地区定名为“南阳郡”,这就是《史记》所记述的“初置南阳郡”的史实。

公元前年,秦始皇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同时,也对地名进行了规范。因南阳盆地的南阳郡得之不易,且为其先辈设置,秦始皇钦定保留此郡,同时将郡治由穰移至宛。“邹县南阳”被设置为薛郡,“修武南阳”更名为河内郡。

编辑:南阳网采编中心

来源:南阳报业传媒

赞赏

长按







































鐧介椋?
鐧芥椋?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engzhenshizx.com/fzsdl/5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