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镇历史上曾建立、存在过的一些石碑等文物之简介(整理摘录自“绥远通志稿”等一些有关书刊上的记述)。 清禁取北山山石碑 嘉庆十六年建立,建立在北山山之西麓。碑高四尺,宽二尺四寸。额鐫碑记二字。文八行,行廿四字。未暑嘉庆十六年理事府珠勒石示禁。 清创建庆西桥碑 道光七年建立,在丰镇大西门外。碑高四尺,宽二尺。额书庆西桥三大字。左方书志文,右方书捐款等人姓名。崞县儒学生乔进撰书。道光七年七月建立。 清修泽落沟碑石 咸丰十年建立,在丰镇泽落沟村。碑高三尺余,宽二尺。左方刻纪文,右方刻大同生员冯洁撰,童生杨朴书。咸丰十年三月建立。 清立五圣祠碑石 咸丰十年建立,在丰镇北山。碑高四尺,宽二尺四寸。无撰书人姓名。咸丰十年暑月上浣忠义社立。 清立丰镇南城楼重修碑石 光绪二年建立,在丰镇南城楼上。碑高四尺余,宽二尺四寸。贺九畴撰,赵啓昌书。光绪二年七月上浣建立。 清丰镇李氏家训碑 光绪十四年建立,在丰镇城西李氏塋内。碑高五尺,宽二尺八寸。碑刻李氏坟塋四字。阴刻李氏家训全文。光绪十四年秋李宿藻建立。 清丰镇演武厅碑石 光绪十九年建立,在丰镇大南门外。碑高五尺余,宽二尺余。前丰镇同知刘鸿逵撰。 清修纯阳社碑石 光绪二十年建立,在丰镇城东小圆山金龙四大王庙寝宫前廊下。碑高五尺,宽二尺五寸。崞县生员郝和撰,卢继远书。 清刘子仪德政碑 光绪二十年建立,在丰镇小西门外。碑高五尺六寸,宽二尺四寸。额之前后各有立匾一方。鐫如保赤子万民戴德八字。碑中行刻赐进士出身赏戴花翎暑丰镇抚民府補授代州直隶州正堂刘大老爷德政碑三十一字。阴刻文九行。叙述刘之救灾赈饥事实。光绪二十年蒲月丰宁两厅村民建立。无撰书人姓名。 注释:按德政碑在当时数见不鲜,踵事增华。相沿或可。若此碑碑上加匾,即属创见,而称谓又不合体例。足徵边圉朴陋少文。记此以便其余。[注释是原书刊的文字]。 明修筑壕堑碣 洪武二十九年立,在今丰镇城。碣石高二尺许,宽尺余,有方趺,文五行,行六字。洪武二十九年四月山西行都指挥使修筑堑壕时所立。 明永不起科碑 嘉靖二十七年建立,在今丰镇境地。碑高三尺,宽二尺,额刻永不起科四字。嘉靖二十七年三月一月建立,文已残缺,在现丰镇城西南二十里拒墙堡内。 明晾马台铭 万历五年建立,在今丰镇城东南边墙内,晾马台下。碑高九尺四寸,宽五尺二寸,两侧有耳,中有孔,绞龙额,高三尺。纂晾马台铭四字,大同总督方逢时撰文,巡抚郑洛纂额并书丹,万历五年夏十有三日立石。铭云:诸虏臣服。收兵不战。伟功休烈。远轶汉唐。惟逸能思初安。能惟始。方可以久享清平。因刻石台上。俾后之出塞者。短所本始之意。 明晾马台次韵诗碑 在晾马台铭之右侧,与铭石并列。高六尺八寸,宽二尺七寸。刻郑洛次方公逢时韵七言排律一首。 幢柱 辽金龙大王庙石幢,辽天庆五年立,在今丰镇城东二里许石圆山金龙大王庙,位于山门内正中,形为六面式。高二尺八寸,径三尺二寸。上有莲花顶,座下有底座。石幢略大。出土尺余。每两俱有文字。惜为风雨摧残,间有数字,可以辨认。 东山摩崖石刻 明洪武二十九年刻,在丰镇治所隆盛庄东六里许东山。东山亦名双台山。山巅北崖上依山有刻石。高三尺余,宽约四尺,四周有平行线。上復界额一层,额原刻二字,仅存一记字。其一字己消。末书大明洪武二十九年四月。山西行都指挥使修建隘口时鐫立。文八行,行七字,残损三字。 清丰川创建孔庙碑 光绪二十四年建立,在丰镇城文庙前。碑高七尺,宽二尺六寸。刘景林撰,李廷芳书。光绪二十四年九月立。碑阴载建筑款项及经理工程绅董之銜名。 清丰镇抚民府章同德政碑 宣统三年建立,在丰镇城文庙明伦堂内。 大同总镇陈公纪念碑 民国二年建立,在丰镇城大南门外。碑高五尺,宽二尺。碑阳书陈銜名,碑阴记陈功德。民国二年四月咸日阁县绅商立。 义赈局潘丰功德碑 民国六年建立。碑高五尺八寸,宽二尺余,有额。王时恭撰文,郝鸣鉴书丹。民国六年夏月立。 察西镇守使乔汉臣纪念碑 民国七年建立,在丰镇县镇守使署。碑高七尺,宽三尺。有额,鐫遗爱二字。无撰书人姓名。民国七年十月立。 丰镇育婴堂碑 民国八年建立,在丰镇城。 修筑会文亭纪念碑 民国十三年建立,在丰镇城内。碑高四尺,宽二尺。额刻有花纹,交X国徽。文叙陈乐山改修意旨,及任事不辞劳怨情形。王时恭撰,黑知白书,邢士杰等建立。民国十三年三月。 重修吕祖庙碑 民国十三年建立,在丰镇县大王庙望海楼下。碑高五尺八寸,宽二尺五寸。农会副会长邢士英撰,忻县宫得禄书,民国十三年九月立。又一碑亦在望海楼下。高五尺,宽二尺五寸。王时恭撰,郝鸣鉴书。民国十八年夏历六月十九日立。 整理者:安重奎,年参加工作,丰镇啤酒厂退休员工。爱好广泛,现常住呼和浩特市。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赞赏 人赞赏 长按如何治疗白癜风呢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