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十佳医院 http://m.39.net/pf/a_8810613.html 彭哥哥,最近我市有一位法官被评为“全国模范法官”,全省只有3名,成都就一个,你知道是谁吗? 我知道,她就是我市人民法院丹景山人民法庭庭长祝增巧。 ▲表彰“全国模范法院”和“全国模范法官”的决定 祝法官先后被成都市、四川省评为先进个人,曾荣获“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如今再获殊荣。今天,我们近距离走进祝法官,去了解她获得殊荣背后的故事。 ▲祝增巧 千里奔波倾心为民 祝增巧从年到彭州市人民法院工作至今,27年时间里,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基层法庭工作,经常面对民间借贷、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纠纷等普通民商事案件。 每当接到案件后,她都要仔细地研究案情,实地走访了解具体情况,认真对待每个案件。力求办理案件“多调少判、定纷止争”,让双方当事人“握手言欢,尽释前嫌”。 ▲祝增巧调解纠纷和上门开庭 “百姓都很淳朴,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年,临近春节,祝增巧正在天彭街道法庭的办公室,突然外面一阵喧哗,巧姐快来,巧姐快来。”同事们连声叫到。 祝增巧以为又是案件的当事人争吵,快步走了出去。意想不到的是,她所办案件的当事人及所在村村干部敲锣打鼓地送来“廉洁高效、倾心为民”的锦旗,当事人的妈妈深深地向祝增巧鞠躬,感谢她挽救了自己儿子的生命。 ▲案件当事人给祝增巧送锦旗 当事人是我市致和街道花土村村民韩某,娶了美姑县一名彝族女子为妻。娶妻花费不菲,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生育孩子后,年,韩某妻子不辞而别,韩某多方寻找无果。生活本就举步维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日子更显困顿,韩某对生活丧失了信心,想到了轻生。 村上出具了韩某妻子下落不明的证明,并起诉至彭州人民法院丽春法庭,希望能判决韩某离婚,以后他能安心过日子。按照法律规定,法院可以缺席判决韩某和妻子公告离婚,但公告费对捉襟见肘的韩某来说却是一笔巨款,很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祝增巧接到案件,了解到当事人的情况后,她并没有简单地按照法律规定就结案。而是想到了为当事人减轻经济负担的简易离婚程序,但棘手的是必须要找到当事人的妻子。 祝增巧在脚受伤的情况下,驱车几百公里前往美姑县寻找,后又辗转到西昌市乡下,千辛万苦找到韩某妻子。祝增巧苦口婆心做工作,该女子同意出面离婚。 ▲祝增巧赴凉山州与韩某妻子见面 “谢谢祝法官,不辞辛苦帮我,我一定好好过日子。”韩某感动得热泪盈眶,现在的他在外打工,日子也越来越好。“感谢祝法官,她为人热心,为我们村解决了大问题。”花土村党总支书记王安洪说起祝增巧就竖起了大拇指。 无微不至以得民心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能体会百姓生活的不容易,所以凡事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真正为他们解决问题。”祝增巧出生于我市丹景山镇东方村,一直以来她牢记母亲的叮嘱,认认真真工作,清清白白做人。 说起母亲,祝增巧有些哽咽,眼泪忍不住流下来:“妈妈病重走的时候,我正在审案,医院,已经见不到妈妈最后一面了。” ▲老家拆迁前,祝增巧与妈妈合影 祝增巧用实际行动践行妈妈对自己的要求,把案件当事人当做自己的亲人,发自内心地去帮助别人,她把庭审开在“田间”“工地”“院坝里”“病床前”,成功完成了不计其数的成功调解。 ▲庭审开在了田间地头 我市隆丰镇文家村的林秀芝,养育了两儿两女。因婆媳关系不和,她被迫在寺庙居住。6年后,因为腿脚犯病,行动不便,她才回到儿子家中。谁知不久,儿媳妇就把她送到了两个女儿家中。村委会多次调解无果。她一纸诉状将子女告上法庭。 祝增巧将法庭搬到了田间地头,以巡回审判形式公开审理此案。为了弥合亲情,祝增巧耐心细致地给林秀芝子女做了一个月的工作,他们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赡养义务,并表示今后将照顾好母亲。 ▲祝增巧公开审理林秀芝诉子女一案 该案不仅方便了当事人诉讼,而且起到了很好的法治教育效果,当地老百姓纷纷点赞。用巡回法庭的形式开庭审理赡养纠纷案件,一次庭审的效果,比10次普法宣传的效果都好。通过庭审,即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百姓,也厘清了赡养老人和分家析产的法律关系。创新家事审判 将矛盾化解在社区 年底,彭州法院被确定为四川省法院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作为家事审判的领头人,祝增巧勇挑重担,带领家事审判团队攻坚克难、积极创新,探索形成“全流程、递进式、体系化”家事审判改革“彭州模式”,在全国首创城乡“家和促进”共治体系,致力将矛盾终结在社区。 ▲“家和促进”共治单元挂牌和“巧姐工作室”成立 由于改革体系将触角延伸到诉前,祝增巧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到社区调解纠纷。 有一起离婚案件,妻子在厂里上班,因离婚的事情奔波多次甚至影响了工作。丈夫的工作也是每晚八点才会下班。 祝增巧体贴当事人,为了不耽误双方工作,主动提出下班后晚上八点到当事人所在镇的司法所劝和双方,以挽救夫妻间二十多年的感情。经过多次耐心调解,最终双方和好如初。 ▲祝增巧深夜还在调解 一年多来,祝增巧带领的家事法官审判理念不断更新,家事审判机制不断完善,由5个乡镇法庭组建的家事审判团队审判质效突出。受理婚姻家事案件件,调解撤诉件,同比上升11.39%,发出离婚冷静期通知书42份,离婚证明书份,人身保护令18份,展家事调查余件、家事调解人次、家事回访帮扶人次、心理疏导39人次。 饱含真情以感民心 年,祝增巧承办了一起变更抚养关系的案件。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王某为了获得孩子的抚养权,多次找祝增巧说情无果。 王某在一次调解过后,偷偷留下了一个装满现金的红包。祝增巧发现后第一时间将红包交到了法院监察部门,并与监察室同志一起找到当事人退还了红包。 她明确告诉王某:“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我不会接受任何干扰诱惑,一定会秉公办案,保证公平公正处理这个案件。” 奉公守纪,廉洁自律,正是祝增巧的真实写照。27年一线审判经历,祝增巧经手的余件案件,无一错案,无一改判,调撤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服判息诉率保持在99%左右。 ▲祝增巧正在进行远程庭审 办案中,祝增巧既讲法理又讲情理,既解“法结”又解“心结”,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打开当事人的心扉。 案件外,她真诚帮助当事人排忧解难,利用节假日,前去探望年迈的老人,自掏腰包为他们买生活必需品;探访父母双方或一方是服刑人员的孩子,为他们送去关爱和温暖;给服刑的案件当事人写信,鼓励他们积极改造,重新做人。 ▲服刑当事人给祝增巧回的信 ▲祝增巧看望老人 耐心去听,用心去想, 谦虚去说, 换位思考,尊重别人, 别人自然敬重你, 有彼此的信任, 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这是祝增巧多年的工作经验,她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年轻法官。 和祝增巧近距离接触之后,彭妹妹深深感动于祝法官始终怀着“春风化雨、盈润民心”的爱心,用无微不至的细心、锲而不舍的耐心、坚忍不拔的韧劲,坚持“腿勤、嘴勤”,千方百计解决好当事人的诉求和困难,让法律的温暖紧紧贴在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是真正为民办实事的“模范法官。” 信息:市人民法院 编辑:陈林 责编:郑璐 审核:冯艳丽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举报一 ★转载请标明来源,版权保护离不开你我的参与!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