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1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http://m.39.net/pf/a_6599260.html

一、历史遭逢丰镇

说的是年8月24日,中共绥远省党政领导高克林、杨植霖等在驻地丰镇火车站迎候由北平前往归绥的专列,车到丰镇后,高克林、杨植霖等上专列拜会了傅作义将军。

这列专列是8月23日由北京前门火车站开出,时任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委博一波亲往车站送行。

车上除由中共华北局派潘纪文专程陪送到丰镇。(潘时任解放区绥远省城市工作部部长,华北人民政府驻归绥联络处处长)。同车随行人员还有原华北剿总副总司令邓宝珊、原国民党军军长袁庆荣、原华北剿总参谋长李世杰、秘书长王克俊、政工处副处长阎又文、文教处长秦丰川(丰镇人,解放后任绥远省教育厅长)、军需处长潘瑞征、经委会副主任茹麟阁。国民政府总参议张濯清、还有于纯斋、李竭忠(后曾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等人。

会见后,中共绥远省又派鲁志浩陪同往归绥。(华北人民政府派驻归绥联络处主任)。实际上潘纪文和鲁志浩就长期工作在丰镇的绥远省政府,在丰镇组成驻归绥联络处,以华北局的名义。

陪送傅将军从北京到丰镇的潘纪文,和从丰镇到归绥的鲁志浩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傅作义大传》把专列开出北京时间作“8月28日”是错的。

因为“8月25日下午专列到归绥后,董其武率军政首脑和各界知名人士到车站恭迎”。毛泽东亲手起草的电文也是23日(见电文图)。

二、故作含糊令人费解

张新吾《傅作义大传》、袁德金《华北解放战争决战》、郝维民《内蒙古革命史》是描写那段历史事件最重要的三部书。

令人费解的是,反映这一历史进程的张新吾《傅作义大传》和袁德金《华北解放战争决战》都口径一致记作“绥东中共领导到丰镇车站迎送”。“车到集宁时,绥蒙军区司令员姚喆等领导登上列车会见傅作义”。

《解放战争决战》p

《傅作义大传》p

郝维民著《内蒙古革命史》,来的更干脆,索性就不提绥东或绥远省,直接迴避了这个问题:

“于8月24日从北平出发,路经丰镇,同高克林、杨植霖、姚喆等作短暂叙谈之后便由鲁志浩陪同于25日下午抵达归绥。”

不同的是郝书迴避了绥东还是绥远省,但却点到了迎送领导具体人是高克林、杨植霖、和前两书不同的是姚喆也在丰镇上车会见。

这里须指出的是,北平出发应是8月23日,到丰镇是24日了,那时车行很慢。

三、究竟绥东?还是绥远省?

年随着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发展,中共中央提出和平解决绥远问题的战略决策,为适应和平解放绥远的新形势和逐渐统一行政建制,决定从年4月1日起把绥蒙区由晋绥划归华北局和华北人民政府领导。

6月13日,华北人民政府又决定中共绥蒙区党委改称绥远省委、书记高克林,副书记苏谦益。“绥蒙政府改为绥远省人民政府”,杨植霖为主席、奎璧为副主席。

民国三十八年()六月十八日出版的《绥蒙日报》“6月13日”“华北人民政府令”“绥蒙区改绥称远省”

读史在细微处凡明摆着的事往含糊里说,必有文章,历史向来有春秋褒贬笔法,在显隐突出遮掩之间有意思,这里把“绥远省”屈尊以降称“绥东”,除了避免解释,也在迴避具体对象和具体场景。

还有须说明的是,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第8纵队于2月底奉命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军。

年5月29日,绥蒙军区与第8军合并,成立绥远省军区,任命姚喆为司令员,高克林为政委,王长江为副司令员,杨叶澎为第二副司令,刘华香为参谋长,裴周玉为政治部主任。

很明确中共绥远省委和省政府设在丰镇,绥远省军区驻集宁。省委、省政府设在丰镇蒙疆银行(即丰镇市旧城区顺城街38号院)。

三、历史会看人下才地?

绥蒙区改称绥远省就在两个月前,人事职务也再次予以明确,还见之于报端,这样明确的事搞错,这对著史者绝不是疏忽,而是故意绕弯子。

先间单说下傅作义将军。

绥远起家,“绥远抗战”一战成名,引发“西安事变”,经营绥远多年,号称“绥远王”,原国民党绥远省主席,后因战功累迁至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和我军的几次大的战役作战,大同集宁战役之围魏救赵,攻张家口疑兵取道偷袭张北,成为现代战争史经典战例。是国民党中的常胜将军,他领导下的军队社会称“七路半”,有点儿近八路军的作风。

半年前,平津战役在北平起义,回归人民阵营。

傅作义将军

四、历史有时也撞车?

傅将军这次绥远之行,是负毛泽东主席嘱托,为解决绥远问题而来,此时并存着两个绥远省政府,一个是解放区的绥远省,驻丰镇。一个是国民党的绥远省,驻归绥。其时国民党绥远省主席董必武,正在积极筹划绥远起义,向人民政权靠拢。绥远人与事拧在了一起,谁是绥远,一下两下说不清,道不明。

毛主席亲自起草的关于傅作义将军二十三日去绥远的4A绝密电文稿

有兴趣的可阅读下电文。

或许历史遭逢当乡人,真神面前不说假话,至少还有绥西和包头、归绥半个绥远还没有解放。傅将军专程就是去解决绥远问题,此时此地称绥远省领导是不有点儿不妥。

于是,这个解放区绥远省改称绥东就成了历史的需要。“绥远省中共党政领导”就成了“绥东中共党政领导”。虽然已是中共绥远省军区也仍称作绥蒙军区。

当时撞车,大家那样称是客观的。

五、傅将军不负所托,促成起义。

事情的发展如预料。傅作义将军果真没负毛泽东主席嘱托,经两个星期工作,促成绥远和平起义,史称这次起义为“绥远方式”。

9月19日上午,以董其武为首的绥远军政干部和地方各族各界代表39人,在绥远省银行包头分行礼堂聚会,举行光荣起义。会上,向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华北军区聂荣臻司令员、薄一波政委庄重地发出由董其武等39人签名,代表绥远省全体官兵和各级行政人员举行光荣起义的通电。

时任国民党绥远省主席、华北剿总驻绥远指挥所主任董其武在通电电文签字

通电宣布:

“正式脱离依靠美帝国主义的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等反动残余集团,坚决走到人民方面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努力学习,自我改造,和全国人民一起,来粉碎帝国主义侵华的任何阴谋,消灭反动派一切残余势力,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和平建设新绥远,和平建设新中国。”

9月20日,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复电董其武等,“希望你们团结一致,力求进步,改革旧制度,实行新政策,为建设人民的新绥远而奋斗。”

六、合并后的绥远省领导,将近一半来自解放区丰镇。

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任命了绥远军政委员会和省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

12月17日,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中共绥远省委、绥远省人民政府、军政领导机关由丰镇迁抵归绥市(即现今的呼和浩特市),归绥市各族各界群众多人到归绥火车站迎接。

年12月17日最后在丰镇发行的绥远日报头条:“绥远省人民政府,中共绥远省委移往归绥,临行前曾与丰镇各界联欢”。另条“12月16日公告”“本报迁移归绥出版启事”。

年12月27日绥远军政委员会在归绥市举行成立大会。

年12月31日原设在解放区丰镇的绥远省人民政府与原国民党绥远省政府正式合并,组成绥远省人民政府,驻归绥市(年4月15日改称呼和浩特市)。

合并后的绥远省领导,将近一半来自丰镇,绥远军政委员会名单:

主席:

傅作义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部长

副主席:

高克林中国共产党绥远省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政委:

乌兰夫(云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董其武前绥远省政府主席

孙兰峰前国民党兵团司令官

委员16人:

刘万春(回族)前国民党军军长

张钦前国民党绥远省参议会议长

荣祥(蒙族)文化界

袁庆荣前国民党军军长

安春山前国民党军军长

王克俊前国民党华北总司令部副秘书长

阎又文前国民党华北总司令部政工处副处长

于存灏前绥远省地方法院院长

张濯清(回族)前绥远省保安副司令

姚喆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司令员

杨植霖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

苏谦益中国共产党绥远省委员会副书记

裴周玉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政治部主任

潘纪文中国共产党绥远省委员会委员

奎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部长

杨叶澎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

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名单:

主席

董其武解放前绥远省政府主席

副主席:

杨植霖解放区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

奎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部长

孙兰峰前国民党兵团司令官

委员22人

周北峰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

李居义解放前绥远省财政厅长

李世杰前华北总司令部参谋长

秦丰川(丰镇人)前华北总部文教处处长

胡凤山解放前绥远省政府委员

张立范解放前绥远省建设厅长

常佩三解放前绥远省财政厅长

张淑良解放前绥远省教育厅长

杨令德前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

辛崇业前国民党中央立法委员

康保安解放前绥远省民政厅长

张国林解放前绥远省商业委员会主任

苏谦益中共绥远省委副书记

张如岗解放区绥远省人民政府公安厅长

张庆忠解放区绥远省人民政府工商厅长

王建功解放区绥远省人民政府民政厅长

阮慕韩解放区察哈尔省人民政府委员

李维中解放区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

靳崇智解放区绥远省人民政府财政厅长

刘秀梅(女)中国共产党绥远省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

武达平解放区绥远省人民政府教育厅长

杨叶澎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

名单上前注中共绥远、解放区、和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的都来自解放区丰镇的那个红色绥远省。即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乌兰夫和奎壁也曾在丰镇战斗工作过。(文中都用红色字体予以标注。)

七、历史不应留疑惑,麻糊处加个注。

战争年代主要以军事斗争为主,政权建设打到那建到那,跟着战争走,离开了现场,很难准确理解历史,那时解放区的政权任务很重,发动群众,支持军事斗争,尽量就地补给,做到“要人给人,要粮给粮,要钱给钱”。

在我解放的不多城市里,在丰镇还要摸索进城管理城市经验,还为接管整个绥远地区政权做了准备。 

年12月17日随着中共绥远省委、绥远省人民政府、军政领导机关由丰镇迁抵归绥市。同日,绥远日报社也由丰镇迁往归绥市,当月的19日就在归绥市继续出版了《绥远日报》。

同日,从丰镇迁往归绥市的机关还有绥远省总工会筹委会。

随迁归绥的还有银行、公安、监狱、文工团……,很多为迎接全绥远的解放在丰镇组建成立的机构和单位,成为后来内蒙古自治区相应机关单位的前身。

在此前,还组建派出了接管包头的党政领导机构。

在傅作义将军去绥远以前,在丰镇组建派出了,为绥远和平起义工作的人的,驻归绥联络处团队。他们由丰镇坐火车到旗下营,然后步行进入归绥。因当时铁路只通到旗下营,旗下营后就火车不通了,通铁路就是驻绥联络处一项主要任务。

随着各机关单位从丰镇迁至归绥(呼和浩特),丰镇完成了她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曾经光荣与辉煌。

当时当事,有事件具体场景,具体对象的考虑,頋及在场人物感受,在提法上頋全大局,文字上作适当斟作,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几部反映当时历史重要著述中,仍沿习故意含糊说就很是不妥,必给历史留下疑惑。

历史有时也深沉,如果背后没有更深层的缘由,我想此处应该加注曰:

“年8月23日,傅作义将军受毛泽东主席嘱托,为解决绥远问题由北平前往归绥,24日,当时的中共绥远省党政军领导高克林、杨植霖、姚喆等在驻地丰镇车站迎送,上车会见傅作义将军并作简短谈话。”

后来,那些亲历者和知情者或因戎马倥偬,或因国事纷繁,无暇顾及过去。那个叱咤风云的年代,那个解放区丰镇就渐渐模糊,年又发生了小说《刘志丹》事件,把一部分个人和团体地域相联系,变得有点儿敏感,红色丰镇史也像丰镇历史缺失遗憾本就多多。笔者有幸曾接触过鲁平、成枫涛等老一辈革命者,他们称晋绥干部,属那个圈子。

丰镇的红色史,在文艺方面,我们至今仅在电视连续剧《潜伏》第25集看到点儿反映,余则成代表了白区地下工作者对解放和解放区的向往,我根据地因客观原因,多数在山沟,丰镇是那时解放较早,交通便利,就全国来看,省会级只有张家口,像在平绥线的丰镇,历史悠久,商贸繁荣的根据地,是数的上的城市了。

根据遗存资料看,那时发个信没有现在啰嗦,要写“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这样绕口,那时以实际实用为原则,你写信能收到就好,只写“绥远省丰镇”、“平绥线丰镇”或干脆就写“丰镇”也直接寄到,全中国没有不知道丰镇的,丰镇见报率频繁,见报十分稀松平常。口说无凭,看下实物。

邮戳直接是“华北丰镇”

年天津寄绥远省丰镇“绥远省委组织部”实寄封

八、绥远省和内蒙古合并,淡出历史。

有人说:红色丰镇史淡出历史有很多原因,与绥远省从历史消逝不无关系。也许这话有一定道理。

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人民政府在乌兰浩特正式成立,乌兰夫同志当选为主席。

年11月,为便于开展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机关由乌兰浩特迁驻张家口。

年12月31日,原驻丰镇解放区的绥远省人民政府与原国民党绥远省政府合并。

同日,绥远省人民政府命令《为省府成立并颁发布告由》,令各专署、市政府、县、区政府、绥东蒙旗办事处、各盟、旗政府接令后,转所属知照。

年1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的铜质印信“绥远省人民政府印”正式启用。

早在年2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访问苏联返途经内蒙古时,毛主席在火车上对周总理说:“内蒙古好大呀,不过绥远省还没划过来,这件事要早办。”周总理说:“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已经搬到张家口暂时借驻,下一步就迁到归绥,不久就可以解决了。”毛主席说:“这就好了,内蒙古需要一个完整的自治区,民族团结十分重要。”

年8月,政务院将原察哈尔省的5个蒙古族聚居的旗县划归内蒙古,年撤销了察哈尔省。

从年6月到年底以前,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逐步迁到归绥,接着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同中共绥远省委合并为中共中央蒙绥分局,围绕使绥远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而采取了工作关系的一系列调整。

10月22日,经政务院批准,11月1日两政府正式合署办公。

年3月5日,内蒙古人民政府、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绥远军政委员会、绥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在归绥市(呼和浩特市)联合召开扩大会议。

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令,从3月6日起,绥远省建制和省人民政府同时撤销。

4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

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批准将绥远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并撤销绥远省建制的决定。

原绥远省辖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呼和浩特市。

随着岁月逝去,绥远省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丰镇那个“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人民好喜欢……”。令人怀念。

年9月解放区丰镇街头

红色绥远省驻地丰镇历史也应毫不含糊!

主要参考文献1.《傅作义大传》张新吾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华北解放战争决战~》袁德金,上海人民出版社,.73.潘纪文:《追述绥远和平解放》,《内蒙古党史通讯)年第一期。4.《辙乱旗靡》袁浩著,中国发展出版社,.15.《内蒙古革命史》新版,郝维民作者:蔚致卫,丰镇人,网名饮马冰河。丰镇同乡会

我们都是丰镇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engzhenshizx.com/fzsdl/138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