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中旬,我们夫妇二人与同学老张三人结伴,由老张同学驾驶他的爱车,从包头出发,进行了一场行程约公里(河南郑州的三个一日游里程不计算在内),为期12天的“陕、豫、晋文化游”。在短短的12天中,我们瞻仰了革命圣地延安及周边的红色景点,拜谒了人类始祖炎、黄二帝陵,参观了黄河壶口瀑布、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游览了中岳蒿山少林寺、五台山、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观赏了开封铁塔、应县木塔、北岳恒山悬空寺,畅游了清明上河园、云台山,游历了太原晋祠、平遥古城、王家和乔家大院等众多景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记忆。现选取本人这次出游拍摄的部分照片,配以从百度百科和景区介绍中摘编的相关资料,编纂、制作成美篇相册,作为对这次“陕、豫、晋文化游”的记录和总结,供日后翻阅、回味,同时与各位朋友分享。一、“陕、豫、晋文化游”行程及各景点详情 1 5月11日:我们夫妇二人从丰镇乘火车赴包头与老张同学会合,准备出游。住老张家。 老张同学笔者夫妇2 5月12日:从包头直达陕西延安,游太和山、观延安夜景。住延安市。 延安——简称“延”,古称肤施、延州,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的标志——宝塔山、延河、延河大桥太和山——又名清凉山,位于延安城北的延河岸上,隔延河水与凤凰山、宝塔山相望。这里山势高耸,风景别致。太和山上眺望宝塔山 太和山牌楼太和山道观大殿清凉山——年1月至年3月27日,中央印刷厂印刷车间设在清凉山上,被称为红色延安的“新闻山”,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东侧是延安时期的新华广播电台、新华通讯总社、解放日报社、纸币厂、卫生所和新华书店等革命文物旧址。延安新闻纪念馆(后面是清凉山)清凉山(局部)清凉山夜景宝塔山夜景 延河大桥夜景3 5月13日:游宝塔山,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和王家坪、枣园、杨家岭革命旧址,拜谒黄帝陵。住黄陵县。 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又称为宝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5米,名城延安的标志,中国革命圣地的象征。宝塔山景区融历史文物和革命遗址为一脉,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登临宝塔山,圣地景色尽收眼底,高原风光一览无余。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延安宝塔明铁钟宝塔山上远望延安市区延安革命纪念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始建于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年迁往杨家岭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定名为“延安博物馆”。年迁至城内凤凰山麓革命旧址院内,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年6月迁往王家坪。是一座陈列展出革命文物,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延安地区革命斗争史的纪念馆,主要宣传年10月至年3月近13年间,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是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号工程”。延安革命纪念馆外景毛泽东青铜像纪念馆正厅大型群雕王家坪革命旧址——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部(年2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年8月至年3月所在地。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在这里指挥部署了敌后根据地军民的八年抗战。抗日战争胜利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发动的“全面进攻”,并为挫败其“重点进攻”作了充分准备。年3月18日黄昏,毛泽东、周恩来等由这里撤离延安,踏上转战陕北的征途。王家坪防空洞王家坪毛泽东旧居中央军委大礼堂内景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年10月至年3月所在地。年10月,中央书记处成员由杨家岭先后移住这里,继续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抗日民族战争向全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枣园五大书记塑像枣园刘少奇、彭德怀旧居杨家岭革命旧址——年11月至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大礼堂“七大”会场主席台杨家岭毛泽东旧居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旧址黄帝陵——古称“桥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秦灵公三年(前年),自唐大历五年(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黄帝陵全景黄帝灵寝轩辕庙人文初祖大殿汉武仙台祈福台龙角柏4 5月14日:游壶口瀑布,乘船游龙门、石门。住三门峡市。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中段,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米,在不到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壶口瀑布号称“黄河奇观”,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壶口瀑布(陕西一侧拍摄)壶口瀑布瀑布上游瀑布下游龙门——位于秦晋大峡谷之中,相传为夏禹所凿,又名禹门。此处黄河的河面最窄处仅80米宽,两岸峭壁林立,形如闸口,扼黄河咽喉,水流急湍,汹涌澎湃,似乎惟有神龙可以跃过,据说这也就是“龙门”这个神气的名称的由来。龙门黄河大桥理所当然是架在黄河上最短的一座桥,桥的一端是陕西的韩城,另一端则是山西的河津,5分钟之内就可以跨越黄河,慢悠悠地从山西、陕西两省之间打个来回,好不惬意。河水出龙门,河道即变宽,在10公里宽的河道中缓缓流动,弥漫浩渺。沿龙门逆水而上,行约4公里为“石门”,这里河面仅宽60米,是黄河最窄之处,咆哮的黄河在此成为一束水流。两岸断崖峭壁,如同刀砍斧劈,山水相映,极其壮美。龙门,远处正中为龙门黄河大桥石门石门,图中图为崖刻“石门”5 5月15日:游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住郑州市。 三门峡大坝——建国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年4月,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有着许多古老而动人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大禹治水用神斧劈开“人门”、“神门”、“鬼门”,三门峡因此而得名。位于大坝下游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张公岛、梳妆台及黄河古栈道,都充满着神奇的色彩。三门峡水库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非汛期正常运用时,库区犹如一个美丽的湖泊,面积约平方公里,碧光粼粼,一望无际,似天池银河;深秋至次年初春,野鸭成群,大雁结队,珍贵的白天鹅飞翔在蓝天碧水之间。6月至10月,当大坝泄洪放水时,怒涛翻卷,峡谷轰鸣,水花飞溅,彩虹凌空,蔚为壮观。在三门峡大坝景区,能饱览“不尽黄河滚滚来”的雄伟气势,体验进入大坝内部的神秘感,充分领略黄河灿烂文化和华夏文明的神奇魅力。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字三门峡大坝大坝下游三门峡库区一步跨两省标志廊道水晶宫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工程于年截流,1年底竣工。小浪底大坝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而且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也是我国跨世纪第二大水利工程。总装机容量为万千瓦(6台30万千瓦混流式发电机),地下发电厂房,高米、长米的粘土斜心墙堆石坝,巍峨的进水塔,壮观的出水口,在不足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纵横交错的条洞群等,使小浪底具备了防洪、防凌、发电、排沙等多项功能,是旅游者观赏黄河沧桑巨变的一大景观。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活动,气势雄伟,媲美钱塘潮。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所形成的浩淼水面、曲折河巷与雄伟山势竞相生辉,构成了“北国山水好风光——黄河小浪底”。小浪底大坝(出水口一侧)小浪底大坝(进水口一侧)小浪底库区6 5月16日:少林寺、龙门石窟一日游。住郑州市。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蒿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蒿山少林”牌楼“天下第一名刹”牌楼少林寺山门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西方圣人殿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龙门石窟奉先寺(局部)白园石窟洞窟局部7 5月17日:清明上河园、包公祠、开封铁塔一日游,住郑州市。 清明上河园——以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北宋都城汴梁(现名开封)的市井生活和古代娱乐为题材的仿古文化主题公园。进入园中会看到拂云阁、虹桥、水心榭、双亭桥、九龙桥等一批北宋时期开封著名的建筑,此外还有酒楼、茶肆、当铺等平民生活设施,再现了繁华的汴京城,是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园入口建园纪念碑著名画家张择端塑像清明上河园一角《清明上河图》中的标志性建筑——虹桥包公祠——座落在河南省开封市包公湖西畔,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复重建的一组仿宋风格的建筑群。包公祠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风格古朴,庄严肃穆。包公祠虽然不大,但是文化气息浓重。在这里走走看看,能增长不少的历史知识,受益匪浅。包公祠大门包公祠内主要建筑祠内花园中的奇石假山包公手迹开封铁塔——原名开宝寺塔,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年),塔高55.63米,八角十三层,内砌登塔台阶级,它以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宏伟秀丽的身姿而驰名中外,是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因其通体镶嵌褐色琉璃砖,颜色近似铁色,故俗称“铁塔”。铁塔是我国目前现存最高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硫璃砖塔,享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铁塔造型精美,外壁镶嵌的硫璃砖上有五十余种花纹图案,包括飞天、降龙、麒麟、坐佛、菩萨、伎乐、花卉等,造型优美,精妙生动,具有鲜明的宋代艺术风格。塔身内部由许多形状大小各异的“结构砖”组成,有榫、有眼,相互咬合、镶嵌、装配在一起,严密合缝,使塔身异常坚固。铁塔建成后,经历地震40余次、冰雹20余次、黄河水患6次,至今仍巍然屹立,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水平。铁塔公园门楼“天下第一塔”石刻《铁塔颂》石刻开封铁塔接引殿——位于铁塔塔西,里面供奉着宋、金时代的珍贵文物接引铜佛1尊,高5.14米,重约12吨,赤足站立,胸前铸有象征吉祥的万字符号,穿有山水云朵花纹的袈裟法衣。左手横胸是将佛教徒送往西方极乐世界,右手下垂是以此宝手接引众生。最上方是一块“光明无量”的匾额,周围四根柱子上写有两副楹联。一副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意,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为波罗密多心;另一副为:四十八愿普被群机冻定万修万人去,二十五有同生正信合当一念一如来。佛像周围的殿壁上绘制有大型壁画西方净土变,上有佛像七十多尊,图中有慈眉善目的菩萨,婀娜多姿的彩女,手托花盘的仙娥,舞姿轻盈的飞天等,锦衣广带,彩涤飘飞,笙箫婉转,鹤舞鹿鸣,一派温馨和谐的天国景象。接引殿接引殿内景二七纪念塔——全称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为了纪念发生于年2月7日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中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七纪念塔二七广场夜景二七广场夜景一隅作者:郭世华,网名:甭孬歪,一名祖籍山西忻州的普通丰镇人。 阅读原文 郭世华赞赏 长按中科白殿疯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需要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