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母校转眼二十多年了,随着时下兴起的同学聚会,母校的掠影又一次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初中三年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记忆犹新,那一段岁月用“刻骨铭心”来形容毫不为过。 结束了五年的小学生活,我去了离家二十里地的乡所在地读初中,十来岁的孩子刚刚住宿,有很多的不习惯,什么事都得自己做,最最难忍的是想家,五天半的时间如同过了几个春秋,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度日如年!偶尔的饥饿更加重了我对回家的期盼,伙食不是莜面饸饹,就是莜面块垒,粘粘的饸饹,半生不熟的块垒,实在是难以下咽。那个时候,吃一顿白面馒头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奢望,足矣让人高兴一整天。那时的胃口真是好,半斤面的馒头一顿就吃了个精光。还时不时地盼着礼拜天回家美美地吃上一顿。其实家里的生活也不怎样,只是父母把平时舍不得吃的白面,留着给我们星期天蒸一笼馒头或者烙几张白皮面饼子,吃完还拿一周的干粮做早点。计划是一周的,可是不到星期三就吃了个底朝天。不知道是我饭量大还是真拿的少?总之每周总会饿几个早上。人常说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但是没有谁自愿去寻找苦难,只要面对苦难不退缩,一步一步地走过,回头再看,苦难才会化作一笔财富,丰富了自己的人生。 适者生存,人适应环境的能力特别强,渐渐地我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并且慢慢体验到它的乐趣。一群单纯、快乐、向上的孩子们一点小小的苦是算不了什么的。母校虽然条件差,但是我们的学习劲头很足。天刚蒙蒙亮就起来晨读,尤其是春夏,我喜欢夹着几本书去校园前面的林子里背课文或读英语。枝头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和我们比赛,看看谁的声音亮而美。清晨的空气特别新鲜,记忆力也好,课文背得很快,从林子里绕一个来回便把昨天刚学过的单词古文都记熟了。不知不觉太阳已露出半张笑脸,树上的绿叶折射出柔柔的绿光,斑驳的影子照在课本上,内心深处洒满了阳光,总觉得有一股向上的力量在指引着我们继续向前。我们像一群贪婪的小老鼠,啃噬着知识的养分,从不知疲倦。 老师们秉承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尽最大能力教育我们。没有补课,也不需送礼,我们考出好的成绩就是给老师最大的礼物,也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有时我们也调皮捣乱,惹老师生气。记得因为学校食堂给我们做了几顿黑馒头,我们认为食堂给我们吃的馒头没有我们交上去的白面白。所以几个住宿生就悄悄约定罢课,所谓的罢课就是不去上自习,在宿舍里睡大觉。后勤老师的消息很灵通,不知怎么就知道了我们的“行动”,把情况报告给校长,校长听了很是生气,第二天在校大会上批评了我们,我们的罢课大计就不了了之,后来也觉得真不应该,不管因为什么食堂给我们吃黑一点的馒头,都不应该搞什么所谓的罢课,为了点吃的,做出让老师生气的事。这也是少年时代锋芒毕露的特点吧,只要心里觉得不公就有勇气说出来,毫不记后果。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那时的一个白馒头在我们心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想想现在的孩子们,既不挨饿,又不受冻,早上有人送,晚上有人接,还是不满意。认为这一切都是他们理所当然应该享受的。缺乏一颗感恩之心,更谈不上拥有对生活的敬畏之情。 三年的初中生活有幼稚的地方,也有感人的事情。 最难忘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调走时给我们上的的最后一节课,同学们听到老师说要离开我们,去别的地方工作这一消息,怀着离别的心情,老师讲什么再也听不下去,开始是低低的啜泣声,最后忍不住哭出声来。虽然我们平时都是些害羞,不善于表达的孩子,但是在我们心里对老师的感情是很浓很深的。感谢老师对我们孜孜不倦地教诲,虽然我们都拿不出一件像样的礼物送给老师。但一颗感恩的心胜过一切,那是世界上最最珍贵的礼物。 学校、老师、同学,朗朗的读书声,老师三尺讲台上的辛勤施教,操场上快乐的游戏,构成了我快乐而难忘的初中生活。我们忍受过饥寒,也享受过老师的温暖关怀和同学们的互助友爱。学到了课本知识,也学会了怎样做人。感谢我的初中生活,感恩老师们,也感谢那些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愿岁月不老,初心依在! 作者:郭芳,就职于丰镇市乡镇卫生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医院昆明哪家好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engzhenshizx.com/fzsdl/1076.html |